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2019·广东·真)题5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题5表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2.(2019·黄冈·真)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 )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
3.(2019·黄石·真)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 )
A.蔬菜类品种丰富 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2019·苏州·真)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5.(2019·泰州·真)《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
A.三国时期蜀国 B.三国时期吴国 C.唐朝四川地区 D.北宋四川地区
6.(2019·泰安·真)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7.(2019·娄底·真)对右图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
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B.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
C.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D.描绘了北来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8.(2019·宿迁·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完成于( )
A.隋唐时期 B.两宋时期 C.五代十国 D.明清时期
9.(2019·盐城·真)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如右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 )
A.文化发达 B.手工业兴旺
C.商业繁荣 D.海外贸易发达
10.(2019·聊城·真)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产生于商业纠纷中 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
C.是民间交易的凭证 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
11.(2019·江大庆·真)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
A.海河流城 B.准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12.(2019·扬州·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和“关子”。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扩大 D.商品经济发展
13.(2019·山西·真)《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14.(2019·云南昆明·真)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泉州
15. (2019·东明·模拟)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 (2019·郑州·模拟)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 (2019·商丘·模拟)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
A. B. C. D.
18. (2019·南宁·模拟)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 )
A. B. C. D.
19. (2019·孝感·模拟)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20. (2019·东营·模拟)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下列属于两宋时期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是( )
A. B. C. D.
21. (2019·昌平·模拟)在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时,某学习小组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2. (2019·宁波·模拟)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绍兴
23. (2019·杭州·模拟)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 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24. (2019·台州·模拟)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哪些(举出两个例子)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2019·齐齐哈尔·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城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鲜卑族 D.蒙古族
2. (2019·郴州·模拟)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3. (2019·大冶·模拟)元朝疆域辽阔,为进行有效管辖,建立起“行省制度”。但也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特殊”地区进行“特殊”管理。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殊”性的史实是( )
A.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中书省
B.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C.宣政院立接统辖西藏各项亊务
D.行省之下,各地设路、府、州、县
4. (2019·湖州·模拟)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根据所学知识,1279年( )
A.隋朝灭陈,完成统一 B.金破开封,北宋灭亡
C.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D.明朝建立,西洋归附
5. (2019·通州·模拟)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蒙古族 D.党项族
6. (2019·滨州·模拟)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疆域图?你判断依据是什么?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3)在这个民族发展史上出现了哪两位杰出人物?他们的历史功绩分别是什么?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5 BACAD 6-10 DDBCC 11-15 CDCCB 16-20CDCAB 21-22BB
23.(1)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3)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24.(1)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丝绸和瓷器.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5DCDCC
6.(1)元朝;图上出现行省制。
(2)蒙古族。
(3)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