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5 12:2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的必要性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政社合一,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群众自行发动:1978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社员的代表聚集在村里一间屋里秘密写下了一张契约。在契约中,每户农民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粮食任务,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功,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如发生意外,社员保证把干部的小孩养活到18岁。18个农民在保证书上按了指印或图章,之后他们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户手中。
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同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动脑筋
包产到户与以前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包产到户后,那么土地归谁所有呢?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阳关道”上的人们争相走上“独木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2.农村改革的尝试: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3.农村改革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央指导,全国推广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出现新局面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20世纪80年代,一些地区逐渐取消食品的凭票供应。
行政机构的改变
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
来,我国农村经
历了哪几次生产
关系的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1.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更加富裕。
2.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又一伟大创造。到1987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8%,首次超过了纯农业总产值。图为江苏华西村纺织厂生产车间一角。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是什么呢?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市场经济体制。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入手,解决企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逐步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最早实行扩权的四川化工总厂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985年,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的局面,使企业失去活力
增强企业活力
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被多种所有制结构代替
平均主义转变为按劳分配方式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中外合资
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

原因
中心
环节

管理
体制

所有制结构
分配
方式
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
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改革开放
步入一个新阶段
来自全国各地的1700多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主要负责人报名参会,包括了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浙江民营企业100强半数以上的企业负责人。
第2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召开(2004年11月)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
  20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
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