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运动和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如图是常见的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还能继续向前行驶
D. 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
D. 汽车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
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
A. B.
C. D.
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质,为了使救灾物质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时应( )
A. 在正上方投掷 B. 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
C. 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 D. 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C.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下列事件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为了节能,公交车进站时要提前关闭发动机,让车缓缓进站
B. 汽车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C. 锤头松了,敲击一下尾部就可使锤头套紧
D. 用力拍打衣服,使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②弓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③箭由于惯性作用仍能继续飞行;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都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 )
A. 它是由大量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
B. 它揭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推理概括出来的
D. 它是由牛顿凭空想象出来的
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
C. 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
D. 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
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A. ??? 保持静止状态 B. ?????? 继续来回摆动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
B. 当物块匀速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块不受力作用
C. 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受摩擦力的作用
D. 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
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加速下落 B. 匀速下落
C. 减速下落 D. 保持静止
起重机用钢丝绳拉一物体竖直上升时,钢丝绳突然断后的一瞬间,物体将( )
A. 加速下落 B. 停止上升 C. 继续上升 D. 静止后下落
如图所示,小车运动时木块向右倾倒,则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是( )
A. 一定向左加速 B. 一定向右加速 C. 可能向左减速 D. 可能向右减速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图(a)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作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b)中的图线甲、乙,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 )
A. 可能大于 B. 可能小于 C. 一定大于 D. 一定等于
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A=20N,物块B的重力GB=10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匀速下滑,在推力F保持不变时,将B取走,在A的下方施加一个力F1,使物体A恰好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的大小为( )
A. 20N B. 30N C. 40N D. 50N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物体重15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B. 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
C. 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
B. 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C.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没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箱子没有动说明箱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 箱子所受的推力小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
C. 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二力平衡
D. 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5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 40N B. 50N C. 10N D. 90N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一起以某一速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之间无摩擦力
B. 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 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止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秤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υ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 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C. 若长木板以的速度运动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D. 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N。
A. 200N;10N B. 200N;20N C. 20N;10N D. 20N;20N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 自行车手把上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 为了把玻璃窗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D. 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时,车身和轨道之间脱离接触
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在物块A上叠放一物块B,如图2所示,使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运动过程中,物块A、B受到的摩擦分别为( )
?
A. 3N???3N B. 2N???3N C. 3N???0N D. 2N???0N
体育课上有爬绳索和爬滑杆两种运动。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赛看谁爬得快。两人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匀速向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小华爬杆和小明爬绳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人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些
B. 小华爬杆时手的握力比小明爬绳时手的握力小
C. 小华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和小明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 小明爬绳时所受的重力和手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10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墙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当压力减小为10N时,物体恰好沿墙匀速下滑,则物体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一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当木箱受到了10N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大于/小于/等于)10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5N时,箱子恰好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此时物体将做______(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如图,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若握力增大到8N,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
(5)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
(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______ 个,分别是______ .
(3)由实验①、②、③表明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 (选填“快”或“慢”).
(4)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 .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建议是______.
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快上做______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4)此实验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 ,在物理学中用到此实验方法的实验还有______ (只需举出一例).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C.与运动的快慢有关
D.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慧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条件 测力计示数/N
长方形木块的放置 表面情况 压力/N
1 平放 木板 8 1.6
2 平放 木板 12 2.4
3 平放 木板 16 3.2
4 侧放 木板 16 3.2
5 竖放 木板 16 3.2
6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8 2.4
7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8 4.0
(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 拉动木块.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利用了______ 知识;
(2)由序号1,2,3的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 (填字母);
(3)要验证猜想B,应选取序号为______ 的三次实验;
(4)根据表中信息,能否验证猜想D?______ (填“能”或“不能”);
(5)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6)实验探究中,小慧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_ ;
A.类比法????????????B.科学推理法???????????C.控制变量法
(7)同组的小慧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某同学将图1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和解析
BDBBB CBBCC ADDCD CDDDB BABBC DCDCC
31.【答案】5 ? 5
32.【答案】20 ?5
33.【答案】等于 ? 15 ? 加速
34.【答案】500;500
35.【答案】1.5;不变
36.【答案】同一高度;速度;重力和支持力;慢;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同高度;同一粗糙;D
37.【答案】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3;重力,摩擦力(或阻力),支持力;远;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38.【答案】(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将卡片从中间剪开
(4)A
(5)给木块下面装轮子等
39.【答案】匀速直线;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40.【答案】(1)匀速;二力平衡的条件;
(2)A;
(3)3、4、5;
(4)能;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6)C;
(7)木块没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改进后,不论木板是否匀速运动,测力计示数都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便于操作和读数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