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测试ab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章测试ab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25 18:09:00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第23章测试B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1、选择题
1. ( )下列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羊 B.一座山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花
2. ( )在一个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
A.浮游植物 B.海带 C.紫菜 D.裙带菜
3. (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不确定
4. ( )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B.减少最高消费者的数目
C.真菌能使有机物分解 D.真菌能释放氧气
5. ( )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消费者减少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
6.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环境适应生物 B.生物可不适应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没有必然的关系
7.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各级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初级消费者和生产者
8. (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 B.百亩鱼塘 C.一个湖泊 D.一群麻雀
9. ( )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①青蛙 ②蚯蚓 ③黏虫 ④田螺 ⑤蛇 ⑥黄鼬 ⑦鹰 ⑧猫头鹰
A.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
10. ( )在“草→昆虫→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A.草 B.昆虫 C.鼠 D.猫头鹰
11. ( )生物圈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A.荒漠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淡水湖泊生态系统
12. ( )在生态系统中,阳光、水分属于
A.生产者 B.分解者 C.非生物成分 D.消费者
13. ( )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应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14. ( )下列哪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细菌和蘑菇 C.老鼠和蚯蚓 D.蚊子和跳蚤
15. (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16. (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
A.农民 B.农作物 C.耕地 D.耕牛
17. (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独立 B.相互竞争, C.吃与被吃 D.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8. (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
A.能量输入 B.能量输出 C.能量流动 D.能量交换
19. ( )下列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中是人为因素的是
A.地震 B.洪水泛滥 C.泥石流 D.毁林开荒
20. ( )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物种退化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2、填空题
21. 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__与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___________部分,如阳光、_______和_____等。
2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流动的。
24.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_______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________。
25. 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
26.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生物的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能力
27.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二类是______________。
28.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若外界干扰_________这个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29. 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____________,危害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最终威胁_____________。
3、综合题
30. 判断:(10分)
⑴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 )
⑵人类已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 )
⑶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
⑷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
⑸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 )
31. ⑴下图(一)是非洲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
1 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动物是_________。
2 如不考虑野狗和秃鹰,当鹿大量繁殖时,狮子数量会增加,若狮子大量增加,鹿的数量会随之减少,进而又会使狮子的数量______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⑵上图(二)是某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场,其水稻、青蛙、牛、三化螟、人共同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人是________,水稻是___________。
2 从食物链关系出发,对于左边的食物链,若农场居民大量捕食青蛙,则水稻产量_______。
32. 下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
⑴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⑵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有_____种生物。
⑶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种生物。
⑷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
33. 根据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在①~④标号处填上文字(该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⑵图中②③两处的生物是固定不变吗?
⑶事实上,生态系统中几种成分之间是相互_________关系。此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____________部分,如_______________。
(二)
野狗
野狗
野狗
野狗
野狗
(一)
仔鹿

秃鹰
狮子
野狗
水蚤


池边食肉动物
水中甲虫
蝌蚪
矽藻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八年级生物第23章测试A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1、选择题(第小题2.5分,共50分)
1. 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热带雨林及雨林中所有的生物 B.湖泊中的水及所有的鱼类
C.海洋、陆地和大气 D.农田中所有的农作物和动物
2. 有一细菌,它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应该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的统一整体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片森林等,都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里一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D.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4.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利互惠的关系
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 )
A.植物体 B.太阳能 C.动物体 D.微生物
6. 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一种( )
A.绝对稳定 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稳定
C.动态稳 D.永久的稳定
7.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 )
A.人类毁林开荒 B.草原上超载放牧 C.火山爆发 D.一棵树死亡
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大的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任何生态系统都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调整 D.任何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大小都是相同的
9. 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稀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稀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积蓄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败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成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
10.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草履虫 B.细菌 C.蘑菇 D.草
12. 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是通过(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1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 )
A.全部由上一级流入下一级 B.有一半以上的能量流入下一级
C.只有10% ~ 20%的能量流入下一级 D.不能在上、下级之间传递
14. 黄土高原曾是肥沃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致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原因是( )
A.黄土高原常年干旱缺水 B.黄土高原受到大地震的破坏
C.黄土高原森林长期被过度砍伐 D.黄土高原发生严重虫害
15. 下面的食物链中正确的一条是( )
A.草→狐狸→兔子 B.狐狸←兔子←草 C.草→兔子→狐狸 D.狐狸→草→兔子
16. 下列会破坏城市和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是( )
A.人类毁林开荒 B.人类的日常生活 C.一棵树死亡 D.一个婴儿的出生
1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生态系统不一定是不稳定的
C.人为因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 D.人工调节生态系统一定可使其稳定
18. 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热带草原
19.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撞击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遇了“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20. 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鱼 C.虎和豹 D.人和羊
2、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_____与______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形成了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_________,它们交错连接,形成了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2.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_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因此叫做_________。动物自己不能制造__________,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__为食,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 食物链的开始总是__________,即食物链是从________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4. 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5. 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
3、综合题(共30分,除注明外第空1分)
26. 在一块水稻田里,昆虫吃水稻,青蛙捕食昆虫,蛇捕食青蛙,据此回答:
⑴以上的水稻田可以看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其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有下列的生物。请你用箭头将它们连接起来,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⑴在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中,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
⑵当这些动植物衰老死亡后,就会被________和__________分解掉。
⑶请你写出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2分)
⑷假如蛇和狐狸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________;草的数量会_________。
28. 生态平衡的破坏与人类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请你给下列现象找原因,用直线连接起来。(10分)
A. 大量捕杀青蛙,水稻产量下降
B. 赤潮的发生 a.植被的破坏
C. 北京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D. 长江的洪水 b.食物链的破坏
E. 物种濒危和灭绝
F. 温室效应加剧 c.大气污染
G. 酸雨的形成
H. 臭氧层的破坏 d.水污染
I. 日本水俣病的发生
J. 云南滇池被水葫芦和藻类严重污染
29.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活动。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⑴想一想,野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⑵野兔数量会无限地增长吗?为什么?(3分)
⑶从该资料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