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堂导入
新中国成立之后,工业化建设和民主化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堂活动
导读提纲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起止时间、主要成就和历史意义。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比较内容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目的:
2、时间:
3、基本任务:
①为了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
②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思考: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3年——1957年底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和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何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材料一: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成就:
①工业:
②交通运输业
③工业基地形成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
①武汉长江大桥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③宝成铁路
①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②沿海工业基地加强
③华北、西北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解放牌汽车)
(喷气式飞机)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4、评价(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
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
业化迈进。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
1954年9月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课堂小结
典例分析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土地改革是1950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之后。因此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典例分析
考点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B项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C项具有社会主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