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下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七下11.2《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5 21: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一 、教材分析
本节为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本节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与排出的知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学生理解起来教容易。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的其他排泄途径及其主要排泄物。
3.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及处理不当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通过观察课件,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2.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
1.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
四、教学难点:
1.概述尿液的形成与排出途径
2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人粪尿处理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沼气池、高温堆肥和生态公厕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尿毒症患者进行肾透析的图片[问]:这个患者身体哪部分出现病变?[问]:为什么要进行肾透析?问:在人体内代谢废物如何拍出呢?接下来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就会得到答案。 学生观看图片??学生回答:肾脏???为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吸引学生眼球,为引入课题准备 用问题引入新课
? ????尿液的形成????????? ?????? 尿液的形成 [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书P79的短文和“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1.什么是原尿?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播放:尿液形成的动画[讲解]:结合动画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讲解: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囊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了。问:有的同学为了避免在学校上厕所呢就少喝水,这样好吗?为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带着思考题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数据。通过短文阅读,认识到原尿是肾小囊内的液体。学生回答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2.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每L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3.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也就是滤过的作用。4.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观看视频,了解到肾脏形成的尿液中99%的水都被回收了 通过分析血浆、原尿、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析出尿液排出的主要物质,并推测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透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结合动画理解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不好,不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直观的问题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 认同排尿对身体的重要意义,关注自身健康。?
? 体内废物的排出方式 体内废物的排出还有哪些方式? 展示冬天呼吸图片等教师归纳:排泄:二氧化碳、水、尿素等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完成下表中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主要器官主要成分??????? 问:分析排泄器官有哪些?教师解释每个排泄器官排出的具体成分。 学生举手回答???学生结合实际理解?。 ? 学生列举皮肤、肺、肾脏等并填表 ?????? 用汗水、哈气、尿液便于学生理解排泄器官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什么是排遗?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方式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食物残渣中还有什么呢?[提出问题]:怎样处理人粪尿才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呢? [资料分析]: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粪便>70%20%1.00%0.50%0.37%尿液>90%3%0.50%0.13%0.19%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等多种无机盐。[讨论]:1. 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2. 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讲述]: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农田中施用加工后的人粪尿和禽畜粪尿(农家肥)的经验, [提问]:人的粪尿中虽然有农作物需要的无机盐,但毕竟是人体产生的废物,你认为人的粪尿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 [讨论]: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归纳]:人粪尿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会污染水环境;排入土壤,就会污染土壤环境。人粪尿中带有的致病微生物就会通过水或土壤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疾病。因此,人的粪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出示]:1沼气池的照片。[介绍]:在密闭的沼气池里,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燃料。沼气池中的残渣和残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可以作肥料。2高温堆肥图片[介绍]: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堆肥过程中形成的高温,也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出示]:生态厕所照片。[介绍]:我国一些城镇和乡村开始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 ??有机物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分析,解读数据,发现人的粪尿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 回忆旧知识回答: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人粪尿。缺少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人粪尿中含有病菌、虫卵等。? 展开讨论,积极发言 学生说出沼气池的优点 了解有关高温堆肥的知识,理解其原理 培养孩子用矛盾的观点看事情
小结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培养孩子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
七 板书设计
第2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一 尿液的形成
1肾小囊的滤过
2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 人体废物的排出
1方式 排泄
排遗
2 排泄器官
三 人体废物的处理
八 教学反思
本节难点是尿液的形成,借助图表和动画详细阐述了肾小囊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效果较好。在讲到人体废物的排出时,培养了孩子将生活与科学连起来,从小事培养孩子科学的精神,同时培养孩子关注健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