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16:4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橱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辣椒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3.在℃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2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1中溶液的溶质是酸钾
C.烧杯1中溶液质量比烧杯2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烧杯2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P点表示t℃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B.t℃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t℃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
7.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他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9.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
C.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g
D.向mg溶液A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g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11.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12.实验室配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4题,共36分)
13.(10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将℃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填“≤”“=”或“>”)乙。
14.(8分)下表是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填一种).
(2)30℃时K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3)9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时的KNO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
__________.
15.(10分)请根据下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4)t℃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t℃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16.(8分)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题,共20分)
17.(10分)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1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②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如按图2进行称量和量取,
其他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11%.
(2)如下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Ⅱ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
18,(10分)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物质 0 20 40 60 80
KNO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7.5 36.0 36.6 37.3 38.4
Ca(OH)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随温度升高,Ca(OH)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3)取KNO、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存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
19.(2018?益阳中考)如表是NaCl、NH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Cl 29.4 37.2 45.8 55.2 65.6
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
(2)40℃时,将40.6?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3)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__________。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