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试(二) 人体的营养和呼吸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小炒黄牛肉、紫菜蛋花汤。你认为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A)
A.蚝油生菜 B.牛奶 C.咸鱼肉饼 D.小米粥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70%以上来自于(B)
A.无机盐 B.糖类 C.水分 D.维生素
3.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C)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4.青少年适当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蛋白质(B)
A.能预防脚气病 B.是人的生长和细胞更新的重要原料
C.能加速血液循环 D.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5.青少年因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A)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 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6.下列消化道的各部分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是(D)
A.口腔 B.大肠 C.胃 D.小肠
7.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
B.在消化道C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8.(2019·娄底)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对于他们预测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符合事实的是(A)
A.滴加碘液后1号变蓝,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滴加碘液后1号不变蓝,2号变蓝,此实验说明了水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C.滴加碘液后1号和2号均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D.滴加碘液后1号和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和水对淀粉都有消化作用
9.(2019·咸宁)有的人吃饭时喜欢狼吞虎咽,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其中主要影响的营养物质是(A)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食物中的淀粉只有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该小分子是(C)
A.麦芽糖 B.氨基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11.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淀粉在②中不能分解成麦芽糖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2.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D)
A.鼻 B.喉 C.肺 D.食道
13.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D)
A.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 B.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D.多吃高能量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
14.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C)
A.鼻 B.咽 C.肺 D.气管
15.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D)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16.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D)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
17.(2019·北京)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18.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D)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19.下列箭头式表格中,能够正确表达呼吸系统生理功能的是(A)
20.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表示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A)
A.ce段 B.ac段 C.ab段 D.cd段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8分)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2016年5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正式出版,提出了新的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应该少吃的一类食物是D。
A.谷物 B.蔬果类 C.动物性食品 D.油和盐
(2)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成分是水、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和糖类。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还首次将糖的摄入量作了限制: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请根据下表中关于橙子与橙汁的部分营养成分数据,说明果汁不能代替水果的具体原因:相同质量的橙汁(果汁)比橙子(水果)里面含有的糖分要多很多,橙汁里面不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也少,故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食物种类
糖分(克)
维生素(毫克)
膳食纤维(克)
100克橙子
10
0.56
0.6
100克橙汁
34
0.14
0
(4)人体健康与能量平衡有关。下表记录了四个人每天能量的摄入和消耗情况。
每日所需
能量(千焦)
食物摄
入能量(千焦)
每天6 000步运
动消耗能量(千焦)
13岁女孩(40千克)
11 000
12 800
平均约600
13岁男孩(40千克)
13 000
20 000
25岁男性职员(60千克)
12 000
23 000
25岁女性职员(60千克)
10 000
9 800
以下评价与建议,正确的是ABC(多选)。
A.13岁男孩“每日所需能量”比25岁男性职员多,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B.25岁男性职员,摄入能量多于消耗能量,应多运动保持能量平衡
C.从“每日所需能量”数据看,男性日常消耗能量比女性多
22.(10分)小白鼠呼吸过程与人的基本相同。用小白鼠做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数天后,装置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变浑浊。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变化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来自小白鼠的呼吸作用。
(2)数天后,U形管中A液面的情况是下降,B液面的情况是上升。
23.(14分)根据下面的“呼吸全过程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结构的名称。
[1]呼吸道,[2]肺部毛细血管,[3]全身毛细血管。
(2)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的四个环节是: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3)呼吸过程的A环节是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的;B和D环节是通过气体的扩散完成的。
(4)①物质是氧气;②物质是二氧化碳。
24.(14分)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肝脏,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3]十二指肠内。
(2)图二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胃,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蛋白质。
25.(14分)某初中生物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1
碎屑,搅拌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 ℃;10分钟
2
碎屑,搅拌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 ℃;10分钟
3
小块,不搅拌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 ℃;10分钟
4
碎屑,搅拌
2毫升________,2滴碘液
0 ℃;10分钟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1号试管,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3)为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2毫升唾液,对照组是1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实验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在37__℃的环境中活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