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09: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内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命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树立良好辩证思想与自然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说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相似的表现及原因;
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提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能过分析比较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
学会归纳总结事物的异同点。
情感目标:辩证唯物的科学观以及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观。
教学重点:人猿同祖,并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与智人的异同。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人类是如何起源”这一问题已有一定认识,但不具备充分说明人猿同祖的客观证据,以及人类进化的具体历程。
教学策略
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维大门,进而运用图表分析,比较归纳,引导学生探究人猿同祖的客观证据,最后结束影片介绍启发学生总结人类进化的具体历程,再通过知识的整理归纳,对照比较人类进化四大阶段的异同,深入认识人类进化历程。
导入新课
在自然界中和人类亲缘关系比较近的生物是什么?(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答出是猿。)那么人类是怎样进化的呢?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一、人猿同祖 人猿同祖分析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内容 出示相关图片 出示“人与3种猿的某些特征的比较”表。 出示“现代猿”和“现代人”牙齿比较图。 出示“埃及古猿的头骨化石”。 出示“古猿生活想象图” 总结“人类进化的重要特征”。 教学活动 分析图片中动物各自特点及相似之处。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详细分析各齿的用途。 认同人猿同祖。 分析古猿的生活情况。 答述进化重要特征。 直立行走 学生活动 认同:人猿同祖的观念。 达成共识:人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说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理解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上生活”生活环境的改变促进古猿进化的发生。 活动目的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现代人) 人类进化的历程 脑容量的变化 出示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图片,想象南方古猿的生活情形。 出示相关化石图片 出示相关化石图片 相关化石图片 相关化石图片 艺术表现图片 使用工具 制造工具 脑容量增加 语言、社会 分析图中特点 能够分析总结南方古猿的生活情况。 分析能人的特点。 分析直立人的进化特点。 分析早期智人的进化特点。 分析晚期智人进化特点。 分析人类进化的重大阶段重大意义。 认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越来越适应复杂的环境。 认识到南方古猿与人类的差异 对人类进化的特点有了解。 对智人的进化特点有所了解。

练习
1、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 )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
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
人与大猩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分别为:( )
A.24对、23对 B.23对、24对
C.都是23对 D.都是24对
3、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的是( )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现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猿的数量却逐渐减少,我们应该为这些猿类动物做些什么?
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人猿同祖
二、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1、南方古猿
2、能人阶段
3、直立人阶段
4、智人阶段
九、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是感兴趣的,所以上课难度并不大。内容涉及到历史、地理等学科,有些象综合课的类型。如果计设不当有可能上得象历史课或地理课。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体现生命科学课的特点,紧紧围绕人的进化这条主线,来设计有关教学活动。例如导入时利用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有共同祖先这一点,引出人类起源的课题。进而利用很直观形象的图片、生动真实的影片来感动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播放有关内容纪录片让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加深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还渗透了两纲教育。
  二。本节知识目标不多,但情感目标内容丰富。由于起源和进化的过程距离现代及为遥远,查找资料难度大,但是本节借助多媒体手段,达到了高效、简洁、直观的效果。另外,情感教学也是本节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开始的导言,还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内容中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涉及情感问题,只有注意这方面的启迪教育,才能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