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课件(8个)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课件(8个)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5-30 23:07:0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2节              细胞的分化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受精作用神经细胞红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组织细胞4.细胞分化的意义是? 1.多细胞生物体发育起点是什么?2.受精卵进行分裂的方式是什么?3. 什么是细胞分化?5.细胞出现了分化,是否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受精卵有丝分裂P117—118黑体字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不是,各种细胞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但执行情况不同已经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他细胞吗?思考:细胞分化是渐变的过程,是一种持久、稳定性的变化。在胚胎时期分化达到最大限度。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以逆转的,但是在人工条件下有的细胞能够逆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自然条件下受精卵的全能性最大。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细胞的多能性:一个细胞具有发育成多种组织、器官的能力。细胞的单能性:一个细胞只能发育某种组织、器官的能力。“多利”的诞生证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但是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成功地将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培养成新的个体.克隆羊的全过程白面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黑面羊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新的细胞代孕母羊白面羊的克隆羊体外培养 一段时间 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干细胞:e.g.人的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组织和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和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干细胞的用途: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细胞生物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老与死亡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老与死亡细胞在不断更新二.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中酶活性降低.e.g.老年人的白发3.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e.g.老年斑4.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三.细胞的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第3节              细胞的癌变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正常细胞癌细胞癌细胞:机体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思考:癌细胞的分裂属于?癌细胞的分裂有细胞周期吗?有丝分裂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 表面发生了变化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正常识别。从而使癌细胞能到处扩散。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紫外线.X射线等石棉.砷化物.联苯胺等Rous肉瘤病毒等正常细胞癌细胞预防癌症:远离致癌因子防紫外线伞End! 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如:受精卵许多相同的细胞胚胎幼体成体有丝分裂分化发育发育 如;动物胚胎发育: 中胚层红细胞心肌细胞分
化课件18张PPT。第一节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2.时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间期:占90-95%分裂期:人为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动动脑2.右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 ① ④ A. ②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abcd1.下图所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线段长度代表时间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A.a+b B.b+c C.c+d D.b+c+d甲乙二、分裂过程(以真核植物为例)正常情况下的染色体(实际情况是以染色质丝的状态存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的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复制基础知识:结果:染色体数目不变,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DNA加倍1.间期结果: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DNA加倍特征:D复蛋合现单体2.前期特征:膜仁消失现两体3.中期特征:赤道板上排整齐4.后期特征:均分牵引向两极5.末期特征:膜仁重现两体失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第一:第二:纺锤丝的来源(前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末期)植物:细胞两极
动物:中心体植物:中央形成新细胞壁
动物:中央向内凹陷区别联系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基本过程是一致的,即染色体、DNA的变化是一样的四、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曲线变化464646924646-920-9292929292924600细胞核中数据变化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
A.分裂期和分裂间期
B.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D.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练习2.下列哪项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的特点( )
A.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B.细胞中央出现纵向排列的纺锤体
C.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D.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央CD4.人体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里的染色体是( )
A.46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B.23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C.46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92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3.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裂的间期一个染色体复制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成两个染色体
C.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就是两个染色体
D.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相连CA5.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个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 )
A.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个染色体
B.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C.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D.纺锤丝收缩,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D C C 8.右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 D.④D 9.在分裂前期的细胞中,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的变化特点是( )
A.染色质集缩成染色体的方式不同
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不同
C.纺锤丝的来源不同
D.核仁和核膜的解体方式不同C 10.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
B.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的方式相同
C.纺锤体的形成的方式相同,消失的方式不同
D.在分裂期的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1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
A.出现染色体 B.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
C.出现纺锤体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现D B 12.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
A.2 B.4 C.8 D.113.蚕豆体细胞内有12个染色体,其根尖生长点处于有丝分裂期中期的细胞,染色体和姐妹单体的个数分别是
A.6和6 B.12和12
C.12和24 D.24和24 B C 1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1)图中A~B是_____期,D~E是_____期,E~A是____期,B~C是____期。
(2)C~D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后末前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3)用图中的符号填空:
①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
②DNA含量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
③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
④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_____。A~BE~AD~EB~C(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在间期复制加倍,然后减半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课件30张PPT。欢迎大家来到生物大课堂黄泽颖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问题探讨:
1、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目的要求: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测量结果(表) 结论: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减小减小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 能够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多细胞生物 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 受精卵?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人
遗传物质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高等植物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问题:1.复制前后,染色体组成及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①③②复制着丝点分裂A一条染色体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B二、有丝分裂1、过程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 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
其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前期:间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称为赤道板。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因而观察某物种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常选分裂中期)后期: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
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末期:当这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
同时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散,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意义 细胞分裂的重要特征:就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得到一套与亲代细胞形态和数目完成一样的染色体。由于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2N2N2a4a4a2N2N4N4N4N004a时间一、无丝分裂1、过程:2、特点: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出现。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的比较不解体解体不解体,分成两个解体不出现出现不形成形成课件24张PPT。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复习提问: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1、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2、分生区细胞特点:
3、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间期思考题:
  1、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如果受精卵只分裂不分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2、人类及动植物的寿命和细胞的行为有关么?
  3、癌细胞是怎样的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衰老、凋亡和癌变叶片的结构示意图细胞分化的结果一、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它具有_____性。细胞分化是否意味着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持久细胞分裂细胞分化观察比较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不同点在哪里?  细胞分化的起点都是相同的;而分化的结果则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了稳定性的差异。※在生物体发育成熟以后还有细胞的分化现象么? 2、发生时期: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意义:仅仅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的分化,生物体是不能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的。234561.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依据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组织培养技术现在广泛用于生产实际并且在农业、林业、花卉等行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4)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2、含义: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练习:
哺乳动物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色素积累增多;⑥细胞的呼吸速度减慢;
⑦细胞核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改变。
A.①②③④⑤⑦⑧ B. ①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⑧C(二)、细胞的凋亡概念:由_____所决定的细胞__________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也常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基因自动结束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相同吗?如果分化时细胞周围受各种外来化学物质的影响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后果?细胞分化失常的三腿女婴三腿女婴的X光透视图癌细胞三、细胞的癌变 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但是,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2、癌细胞特征:①能够无限增殖。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③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3、发病机理: 正常细胞癌细胞原癌基因激活状态抑制状态致癌因子4、预防:
 ①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抑癌基因物理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3。3、4---苯并芘是煤焦油中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尾气等。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很可能和人们吸入了大量的上述气体有关。4。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使人致癌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5。当鸟类溶血病毒感染鸡以后,会导致erb-B基因被过度激活,从而产生大量酪氨酸蛋白激酶和EGF受体,最终患白血病和成纤维肉瘤。化学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练习
1.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的时期是 ( )
A.有丝分裂间期 B.受精卵时期
C.胚胎时期 D.受精作用时期CA2、多细胞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分化3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
A.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态
C.细胞癌变 D. 细胞衰老D6.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或死亡现象的是( )
A.少年白头 B.伤口流脓 C.掉头皮屑 D.出现老人斑A4.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B.蚕豆的叶肉细胞;
C.蛔虫的受精卵细胞;D.人的神经细胞
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B.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C.细胞凋亡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
D.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CC作业:同步导学
7.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 )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它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它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C谢谢指导课件30张PPT。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广东省崇雅高中 杨太林 问题探讨:
1、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目的要求: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略)
测量结果(表)54272:12483:1616:10.50.50.519:277:81:1 结论: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减小减小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 能够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多细胞生物 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 受精卵?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人
遗传物质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高等植物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问题:1.复制前后,染色体组成及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①③②复制着丝点分裂A一条染色体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B二、有丝分裂1、过程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t/h) 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
其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前期: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称为赤道板。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因而观察某物种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常选分裂中期)后期: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
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相同。末期:当这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
同时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散,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1、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意义   就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得到一套与亲代细胞形态和数目完成一样的染色体。由于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2N2N2a4a4a2N2N4N4N4N004a时间一、无丝分裂1、过程:2、特点: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的比较不解体解体不解体,分成两个解体不出现出现不形成形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