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是
A.锌 B.银 C.铜 D.铅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这一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 )
A.K、Mg、Cu B.Zn、Na、Hg
C.Fe、Zn、Al D.Mg、Na、Cu
4.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4溶于水)
A.Mn+2HCl=MnCl2+H2↑ B.Fe+MnSO4=FeSO4+Mn
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
5.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 、X C.Y、X、Z D.Z、X、Y
6.有X、Y、Z三种金属,分别置于稀硫酸中,只有Y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表面有X生成。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Y Z X B.Z X Y C.X Y Z D.X Z Y
7.把金属X放入MgSO4溶液中不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则X、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X>Mg>Cu B.Cu>X>Mg C.Mg>X>Cu D.Mg>Cu>X
8.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下列金属可行的是
A.银 B.铅 C.铜 D.锌
9.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X>Z>Y
10.下列4种金属中,有1种金属的盐溶液能分别与另外3种金属发生反应,则这种金属是( )。
A.Ag B.Cu C.Fe D.Mg
二、填空题
11.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1.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2.(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
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铁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_____________是否反应。
四、计算(本题包括2个小题 ,共8分)
13.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课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是
A.锌 B.银 C.铜 D.铅
【答案】A
【解析】解: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知,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铁的前面,在锌、银、铜、铅四种金属中,只有锌排在铁的前面,故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故选A.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这一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这一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A。
3.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是( )
A.K、Mg、Cu B.Zn、Na、Hg
C.Fe、Zn、Al D.Mg、Na、Cu
【答案】A
【解析】A、K、Mg、Cu,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选项A正确;
B、N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Zn,选项B错误;
C、Fe、Zn、Al,是按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选项C错误;
D、N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Mg,选项D错误。
故选:A。
4.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4溶于水)
A.Mn+2HCl=MnCl2+H2↑ B.Fe+MnSO4=FeSO4+Mn
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
【答案】B
【解析】
A、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锌是氢之前的金属,则锰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不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的活动性比锰强,所以铝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5.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 、X C.Y、X、Z D.Z、X、Y
【答案】B
【解析】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最强,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说明Z的活动性比X强,故活动性强弱顺序为:Y、Z、X,故选B。
6.有X、Y、Z三种金属,分别置于稀硫酸中,只有Y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表面有X生成。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Y Z X B.Z X Y C.X Y Z D.X Z Y
【答案】D
【解析】由于这三种金属只有金属Y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只有Y在氢前,即Y的金属活动性最强;而将Z浸入X的硫酸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说明Z的化学性质比X活泼,因此三种物质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X<Z<Y。故选D。
7.把金属X放入MgSO4溶液中不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则X、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X>Mg>Cu B.Cu>X>Mg C.Mg>X>Cu D.Mg>Cu>X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X不能置换MgSO4溶液中Mg,说明Mg>X;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说明X>Cu,故其活动性顺序为Mg、X、Cu。故选C。
8.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下列金属可行的是
A.银 B.铅 C.铜 D.锌
【答案】D
【解析】
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四种金属中只有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故选D。
9.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X>Z>Y
【答案】C
【解析】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Y在氢前,而X和Z在氢后,即Y的活动性强于X和Z;
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说明X>Z;
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Y>X>Z,
观察选项,故选C.
10.下列4种金属中,有1种金属的盐溶液能分别与另外3种金属发生反应,则这种金属是( )。
A.Ag B.Cu C.Fe D.Mg
【答案】A
【解析】由于只有活泼的金属才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题意有1种金属的盐溶液能分别与另外3种金属发生反应,可知其它金属都排在了该金属的前面,也就是说该金属是最不活泼的。Ag、Cu、Fe、M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Fe>Cu>Ag,,Ag的活动性最弱,银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故选A。
二、填空题
11.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面 A>B>D Zn Cu+2AgNO3===Cu(NO3)2+2Ag
【解析】
(1)由C+H2SO4=CSO4+H2↑可知,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2)由①A+BSO4=ASO4+B可知活动性A>B;由②C+H2SO4=CSO4+H2↑可知C在氢前面;由③B+2DNO3=B(NO3)2+2D可知B>D;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A、B、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关系是A>B>D;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C为铁,据A>B>D,而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锌>铜>银,可知金属A为锌,B是铜,D是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三、简答题
11.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面 A>B>D Zn Cu+2AgNO3===Cu(NO3)2+2Ag
【解析】(1)由C+H2SO4=CSO4+H2↑可知,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
(2)由①A+BSO4=ASO4+B可知活动性A>B;由②C+H2SO4=CSO4+H2↑可知C在氢前面;由③B+2DNO3=B(NO3)2+2D可知B>D;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A、B、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关系是A>B>D;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C为铁,据A>B>D,而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锌>铜>银,可知金属A为锌,B是铜,D是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四、科学探究题
12.(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
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铁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_____________是否反应。
四、计算题
13.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3.2g 14.94g
【解析】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取100 g废液,向其中加入2.8 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解∶设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x,
Fe+CuSO4 =FeSO4+Cu
56 64
2.8g x
562.8g =64x ,x=3.2 g
﹙2)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100 g-3.2 g﹚×15%=14.94 g
答∶(1)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3.2 g。(2)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14.94 g。
点睛∶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做好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