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过量和长期饮酒,会引起下列哪些疾病( )
A. 酒精中毒,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麻痹抑制
B. 神经衰弱、智力减退、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C. 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不良出现缓解
D. 促进消化、食欲大增,易患甲状腺机能亢进
2.下列关于药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可以改变身心机能及治疗疾病
B. 都带有一定的副作用
C.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
D. 越贵的药效果越好
3.当你出现紧张、生气、烦恼,甚至感到焦虑、抑郁时,下列方式你不能采取的是( )
A. 听音乐
B. 找个地方痛哭一场
C. 找个朋友打架
D. 去爬山
4.下列情况下,发生后不能用胸外挤压的方法抢救的是( )
A. 肋骨折断
B. 溺水
C. 煤气中毒
D. 触电
5.小惠最近心情不好,在调节情绪的时候,她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B. 向老师和父母倾诉
C. 破坏物品出气
D. 放声歌唱
6.下列属于免疫监视功能的是( )
A. 呼吸道粘膜纤毛清除异物的作用
B. 人体随时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C. 胃酸杀死胃内的细菌
D. 噬食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7.引起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 )
A. 细菌
B. 真菌
C. 霉菌
D. 病毒
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9.一个人的体重是120斤,他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吗( )
A. 在正常范围内
B. 不在正常范围内
C. 有时在有时不在
D. 无法确定
10.下列各项中,哪一组疾病可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
A. 高血压、心脏病
B. 色盲、白化病
C. 鼠疫、天花
D. 血友病、肺结核
11.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的实验中用到的腐烂苹果相当于( )
A. 皮肤
B. 划破的皮肤
C. 病原体
D. 寄生虫
12.蛔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
A. 胃内
B. 肺内
C. 小肠内
D. 大肠内
13.实施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时应该( )
A. 先进行人工呼吸,后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B. 先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C. 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
D. 以上做法做可以
14.春、秋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时期,老年人和儿童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这种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一环节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杀灭病原体
15.下列项目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 接种卡介苗
B. 接种百日破疫苗
C. 服用脊髓灰质炎丸糖丸
D. 注射抗菌素
1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
A.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 按时作息
C. 不吃早餐
D. 坚持体育锻炼
17.下列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A.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 不吸烟、不喝酒
C. 养成良好的早睡早起的习惯
D. 一日三餐,中、晚餐很重要,早餐可以不吃
18.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都是抗体
B.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C. 抗体可以对所有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 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9.关注健康已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包括( )
A. 合理膳食
B. 适量运动
C. 抽烟喝酒
D. 拒绝毒品
20.健康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的表现是( )
A. 帮助他人后感到愉快
B. 早上起床后,感到很舒服
C. 晚睡早起
D. 早睡早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并不总是有益的。(______)
2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__。良好的 __和适度的 __,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23.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叫做________。
24.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严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了“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的措施,根据传染病预防措施,请你指出"不让病人外出"属_______________;"也不让外人探望"____________.
25.除了注射疫苗,常锻炼、勤洗手和开窗通风也有助于预防甲流。(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延脑、桥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量和长期饮酒,会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故选B。
2.【答案】D
【解析】药物可以改变身心机能及治疗疾病,A正确;是药三分毒,要都带有一定的副作用,B正确;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C正确;并非越贵的药效果越好,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D错误。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或者用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4.【答案】A
【解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煤气中毒时,会出现停止呼吸和心脏停止跳动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而发生骨折后,不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
5.【答案】C
【解析】调节情绪合理发泄是指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方式宣泄出来,转移注意是指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向亲人和朋友倾诉和找个理由安慰自己,也就是说换个角度看问题,都能很好的调节情绪。
6.【答案】B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及时清除自身产生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还可以随时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故B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A、细菌不是引起H1N1流感的病原微生物,A错误.
B、真菌不是引起H1N1流感的病原微生物,B错误.
C、霉菌不是引起H1N1流感的病原微生物,C错误.
D、病毒是引起H1N1流感的病原微生物,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白细胞的吞噬的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D不符合题意;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是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厘米数-105,不知道身高,所以体重可能在也可能不在正常范围内。
10.【答案】A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例如,有的青少年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食品;有的青少年染上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恶性肿瘤都是由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现代文明病;白化病、鼠疫、天花、血友病、色盲,肺结构与生活方式无直接的关系。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果皮的完整性,被划破果皮的苹果是实验组,果皮完整的苹果是对照组,说明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即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腐烂苹果相当于划破的皮肤,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考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3.【答案】C
【解析】某人心跳停止,血液循环就停止,只做人工呼吸是无效的,因为进入血液中的氧气无法运输至组织细胞。所以应该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使病人恢复心跳。所以实施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时应该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
14.【答案】C
【解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是为了保护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容易被传染的人群,因此本措施为保护易感人群。
1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A正确;接种百白破疫苗属于计划免疫,B正确;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属于计划免疫,C正确;注射抗菌素不属于计划免疫,D错误。
1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B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BD正确;
C、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早餐要为上午的工作学习储备能量,午餐要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并为下午的工作学习储备能量,晚餐的能量维持夜间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D不正确。
17.【答案】D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还需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早餐要为上午的工作学习储备能量,午餐要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并为下午的工作学习储备能量,晚餐的能量维持夜间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故选D。
18.【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大部分是抗原如乙肝疫苗。有的疫苗如H1N1疫苗是用H1N1已康复的患者的血清制成的,属于抗体。故不符合题意;
B、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故符合题意;
C、抗体是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如: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只能对麻疹病毒有抵抗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抵抗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患过传染病,或注射过疫苗后建立起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如患过麻疹后,人体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只对麻疹病毒有免疫作用。故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
19.【答案】C
【解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青少年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青少年身体发育不成熟,常时间看电视,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选C。
20.【答案】C
【解析】健康的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究个人、环境和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的健康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而晚睡早起会导致神经系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影响睡眠,进而影响身体健康,C符合题意。
21.【答案】对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故免疫也不总是有益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2.【答案】心情愉快 情绪 情绪反应
【解析】试题分析: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23.【答案】蛋白质 抗体
【解析】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这种病原体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
24.【答案】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不让病人外出属于控制传染源;也不让外人探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5.【答案】错
【解析】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该传染病的措施有注射疫苗,常锻炼和开窗通风等措施,勤洗手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