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旅客推动旅行箱,旅行箱离开手后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它具有________。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拉动旅行箱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杠杆。
2.某航模兴趣小组操控一架重20 N的小型无人机,如图所示,让其在5 s内匀速下降10 m,该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当该无人机静止在水平操场上时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__N。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3.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此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减小,________能增加,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减小,这说明滚摆具有的机械能__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4.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已知地面对两个手掌的支持力为360 N,对两个脚尖的支持力为240 N,手掌到脚尖的距离为1.5 m,则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为____N,人体重心到脚尖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m。
5.建筑工人要向楼上运送货物,为了省力,他在一个斜面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做成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斜面的倾角为30°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工人用400 N的力拉绳子,重为500 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12 m所用时间为20 s,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所示,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用相同大小的力F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A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此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__(填“>”“=”或“<”)η乙。
7.有一个矿井,深30 m,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500 N的矿石从井底以0.5 m/s的速度匀速拉向井面,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0 N,不计摩擦和绳重。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精确到0.1%)。
二、作图题(共2分)
8.请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以“l”表示。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
10.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11.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直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
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12.如图所示是一根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OA,能绕支点O自由转动,现用力F作用于木棒的A端,使木棒OA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当力F由FC方向逐渐转到FB方向时,力F的大小变化为( )
A.一直在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甲、乙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同时到达B、D点。甲先后经过A、B两点,且OA=AB。乙先后经过C、D两点且所用时间tPC=tC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多
B.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快
C.小球乙通过PC段重力做功比CD段重力做功快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分别到达B、D点时重力做功相同
14.迎世博晚会上,彩色气球伴随欢庆的乐曲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气球的( )
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5.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箱相同的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做的( )
A.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D.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
16.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6题) (第18题)
A.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变小
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D.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17.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单位时间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18.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个滑轮的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共18分)
1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向左倾斜时,拉力F的力臂l;
(3)小红同学采用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次数
物体
重力/N
提升
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
的距离/m
机械
效率
1
3
0.1
2.0
0.3
50%
2
6
0.1
①
0.3
②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表格中②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重力变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有同学想在图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绳子的绕法有关,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
五、计算题(第21题8分,第22题12分,共20分)
21.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国计民生已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汽车尾气是形成雾霾的重要污染源。城市地铁列车可实现零排放,大力发展地铁,可以大大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现有一沿直线运动的地铁列车,以恒定功率6×103 kW从甲站由静止开始启动,先以36 km/h的平均速度加速运动20 s后,再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运动80 s,接着关闭发动机,列车失去牵引力,以加速运动时的平均速度做减速运动,经过15 s后到达乙站停止。求:
(1)甲站到乙站的距离;
(2)牵引力做的功。
22.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将总重G为4 000 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5 m的楼上,用时20 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 500 N。求在此过程中:
(1)有用功;
(2)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
一、1.惯性;省力 2.40;大于;20
3.重力势;动;减小 4.600;0.9
5.3 000;31.25% 点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2 m,斜面的倾角为30°,根据直角三角形知识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s=×12 m=6 m,工人所做有用功W有=Gh=500 N×6 m=3 000 J;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股绳子,即n=2,已知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s=12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2×12 m=24 m,工人所做总功W总=Fs′=400 N×24 m=9 600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31.25%。
6.<
7.130;96.2% 点拨: 由图知,该滑轮组由两股绳子共同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每个工人的拉力均为F=(G物+G动)=(500 N+20 N)=260 N;由于两端绳子以相同速度向后拉,所以其中一端绳子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5 m/s,该拉力的功率P===Fv=260 N×0.5 m/s=130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96.2%。
二、8.解:如图所示。
三、9.A 10.C 11.C
12.C 点拨:杠杆水平,杠杆的重力是阻力,阻力G与阻力臂lG不变,由图示可知,动力由FC变为FB时,动力臂l先增大后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lG=F×l,所以动力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
13.D 点拨:小球甲的重力不变,通过的距离OA=AB,根据W=Gh可知,小球甲通过OA段和AB段重力做的功相同;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则小球甲在OA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OA和AB的距离相等,所以在OA段所用时间大于在AB段所用的时间,根据P=可知,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的功率小(即重力做功慢),则通过AB段重力做功快,故A、B错误;小球乙的重力不变,由图知,通过的距离PC<CD,根据W=Gh可知,小球乙通过PC段重力做功少,通过CD段重力做功多,已知小球乙经过PC段所用的时间与经过CD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根据P=可知,小球乙通过PC段重力做功的功率小(即重力做功慢),则通过CD段重力做功快,故C错误;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乙的重力相等,由题和图知,OB=PD,根据W=Gh可知,分别到达B、D点时重力做功相同,故D正确。故选D。
14.C 点拨:在彩色气球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机械能增大,故选C。
15.C 点拨: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也是到五楼,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不变;但加了润滑油后,额外功变小,因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工人做的总功变小。故选C。
16.B 点拨: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速度越来越大,动能逐渐增大,距离地球越来越近,势能逐渐减小,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速度越来越小,动能逐渐减小,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势能逐渐增大,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卫星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离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离地球最远,势能最大,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故选B。
17.A 18.C
四、19.解:(1)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2)变大;如图所示 (3)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20.解:(1)匀速 (2)3.2;62.5 (3)变大 (4)如图所示
点拨:(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为3.2 N,表格中②处的数据应为η=×100%=×100%=×100%=62.5%;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重力变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4)原实验中,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要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绳子的绕法有关,则绳子的有效股数应为2。
五、21.解:(1)已知v1=v3=36 km/h=10 m/s,
v2=72 km/h=20 m/s,
列车加速运动的距离s1=v1t1=10 m/s×20 s=200 m,
列车匀速运动的距离s2=v2t2=20 m/s×80 s=1 600 m,
列车减速运动的距离s3=v3t3=10 m/s×15 s=150 m,
甲站到乙站的距离s=s1+s2+s3=200 m+1 600 m+150 m=1 950 m。
(2)列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做的功W1=Pt1=6×106 W×20 s=1.2×108 J,列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做的功W2=Pt2=6×106 W×80 s=4.8×108 J,牵引力做的功W=W1+W2=1.2×108 J+4.8×108 J=6×108 J。
22.解:(1)W有=Gh=4 000 N×5 m=20 000 J;
(2)由图知,n=2,则s=2h=2×5 m=10 m,
W总=Fs=2 500 N×10 m=25 000 J,P===1 250 W;
(3)η=×100%=×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