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2019·吉林长春月考)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实现的方式是( C )
A.生殖 B.发育
C.生殖和发育 D.自然
2.(2019·河北石家庄期中)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B.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不是普遍存在的
3.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的( D )
A.适应现象 B.进化现象
C.变异现象 D.遗传现象
4.“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说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 A )
A.变异 B.进化
C.遗传 D.繁殖
5.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色觉正常,有的人是色盲患者。这些形态、生理特征称为( D )
A.遗传 B.变异
C.基因 D.性状
6.在姚明的个人资料中,属于姚明性状的有( B )
①性别 ②籍贯 ③星座 ④血型 ⑤身高 ⑥住址 ⑦特长
A.②③⑦ B.①④⑤ C.⑤⑥⑦ D.①③④
7.下列各组生物特征中,能够作为相对性状研究的是( B )
A.小明的黑发和小丽的卷发
B.豌豆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小萌的单眼皮和小刚的单眼皮
8.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 D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细胞 D.基因
9.(2019·云南昆明二模)2019年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的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
A.基因控制着性状
B.性状控制着基因
C.性状只受基因控制
D.基因和性状都能遗传下去
10.水生植物水毛茛伸出水面的叶同浸没在水中的叶外表不同的原因是( B )
A.遗传的普遍性 B.环境对性状的影响
C.变异 D.基因的作用
11.(2019·湖南湘潭中考)袁隆平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水稻细胞中调控重金属镉吸收的基因,筛选出抗镉超级稻,抗镉超级稻的抗镉性状可以遗传。这一技术被称作( A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发酵技术 D.杂交技术
易错点1 误认为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见的
12.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每种生物只有一种性状
B.不同种生物具有相同的性状
C.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称为性状
D.生物的性状特征都是肉眼可见的,肉眼看不见的特征不能称为性状
易错点2 误认为生物的性状只由基因控制
13.(2019·湖南常德期中)田明和田亮是一对双胞胎,长得很像。田明喜欢踢足球,经常在室外活动,皮肤晒得较黑;田亮喜欢画画,较少进行室外活动,皮肤较白。上述事例较好地说明了( C )
A.性状受基因控制
B.性状受环境控制
C.性状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
D.长相受基因控制,肤色受环境控制
14.(2018·湖南衡阳月考)从地层里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种子,种下后仍能萌发,长出莲叶,并开出了艳丽的荷花,但花形和颜色与现代荷花稍有不同,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是( D )
A.适应性 B.条件反射
C.应激性 D.遗传和变异
15.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现象不同的是( D )
A.天下乌鸦一般黑
B.虎父无犬子
C.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D.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变异的是( B )
A.家蚕的幼虫和蚕蛾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B.同一株玉米果穗上玉米粒的黄色和紫色
C.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D.兔子的尾巴和狗的尾巴在形态上的差异
17.(2019·四川达州期末)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
A.同样是发育成熟的羊,南江黄羊较肥,羚羊较瘦
B.毛桃的果实表面有毛,杏子的果实表面也有毛
C.华为手机颜色多种多样,有黑色的、白色的和红色的
D.小麦的高秆和矮秆
18.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的差异性的是( A )
A.海洋中的藻类有红藻、绿藻和褐藻
B.人类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
C.超市或水果店中的苹果有红色、黄色和绿色
D.市场上销售的西瓜的瓜瓤颜色有红色和黄色
19.(2019·广东广州中考)指纹解锁是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一个实例。研究显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指纹也只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指纹是人体的一种性状
B.指纹的特征因人而异
C.指纹的形成主要由基因控制
D.指纹的形成不受环境影响
20.世界首例含有蜘蛛某种基因的细毛羊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此种母羊分泌乳汁时,可产生蜘蛛牵丝,同等质量该物质的强度是钢的五倍。以下利用了相同生物技术的是( B )
A.克隆羊多莉
B.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试管婴儿
D.生产青霉素的青霉菌
21.(2019·山东泰安模拟)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转基因工程组的科学家们,在朱作言院士的领导下,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一种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它150天可长至1 200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体积大。
(1)转基因鲤鱼的一些性状与其亲本明显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变异__。
(2)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鲤鱼的个体大小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__。
(3)转基因鲤鱼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__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__。
22.作为一种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你的生活中有转基因产品吗?你了解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原理吗?你对转基因产品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资料二 一般来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即使食用了BT大米,人体内也不会有BT基因和BT蛋白。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存在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的现象。
(1)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__。BT大米中被转入的基因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__BT(或杀虫蛋白)__基因。
(2)“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是指蛋白质被消化成__氨基酸__。“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是指进入了人体的__血液(或循环系统)__。
(3)你对转基因大米的推广持怎样的观点?请根据上面的资料和你了解的信息,表明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列举一条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支持: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基因都要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反对:未经消化的蛋白质可被吸收进入人体,BT蛋白进入人体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