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觉的形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6-04 21:26:00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教学内容:耳的结构
听觉的形成
听力的保护
重难点:听觉的形成
教学方法:1、利用视频和动画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听觉的形成;
2、充分利用实例和习题来分析听力的保护及其原理。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身边事: 参加过游泳运动的同学大多有这样的体会:不小心
耳朵进了水后就听不清楚了。这时,你侧过头,单脚
跳几跳,水流出来了,周围的声音就又能听见了。
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就听不到声音呢?听觉是怎样形成
的呢?声音是怎么样形成的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声音在空气中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进入人耳后又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这些形式是在哪转化的?
2、人体哪些结构参与了听觉的形成?这些结构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分别担任了什么任务?
3、参考视觉形成过程,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听觉形成过程。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半规管、前庭、耳蜗探究竟一:认识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探究竟二: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收集声波。
将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将振动放大,并传到内耳。
调节鼓室内气压,使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同,保护鼓膜。
头部旋转变速感受器。
头部位置、直线运动感受器。
有听觉细胞,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并传给听神经。感觉头部位置变动
的位觉感受器探究竟三: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看完视频后,试着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声 波外耳道鼓 膜听小骨 耳蜗的
听觉细胞听神经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试着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将振动放大)(接受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大家谈: 1、声波可以通过空气传导,从鼓膜、听小骨传到内耳。
此外,声波还有什么途径传入到内耳?两者传导的结果
有何不同? 还能通过口腔、咽、咽鼓管、鼓室,
再传到内耳。
2、(1)美国“9.11”事件中,世贸大厦被撞,当听到
巨大爆炸响声时,有人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赶紧用双手
堵住耳朵。请你分析他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大家谈: (2)飞机上升和下降时,乘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
使乘客张开口腔做吞咽动作,其意义在于调节 内
与外界 之间的平衡。不正确。
应该是要么大喊大叫不堵耳朵,要么堵耳闭嘴,
这样能保证鼓膜两侧气压相等,保护了鼓膜。大 气 压鼓 室气 压知识链:1、耳的结构:
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2、听觉形成过程:实际用: 1、生活中,有人很易晕车、晕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晕车、晕船是无法克服的吗? 2、要保护好耳和听觉,至少应做到哪几点?是由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造成的。
晕车、晕船经过一定的锻炼和适应是可以克服的。a 要减少和消除周围环境的噪声
b 不要用尖利的器具掏耳
c 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
d 遇到巨大响声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闭嘴
e 生病时,谨慎用药、不用耳毒性药物一般听觉保护的常识: 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发炎。
不要大力擦鼻子。
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
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治。想一想P821、切断了声波的传导途径
2、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练习1、鼓膜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兴奋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2、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那么细菌是从哪个部位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 ( )
A、外耳道 B、咽喉 C、咽鼓管 D、内耳DC3、某人因外伤导致听力下降,经医生检查,中耳未发现异常,下列损伤不可能的是( )
A、鼓膜 B、半规管 C、听觉神经 D、耳蜗
4、有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这与哪个结构有关? ( )
A、鼓膜 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AC教学反思: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参与度较高,学习效果较好。
课堂练习巩固时间不够,未能很好的当堂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