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5 22: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以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礼之用,和为贵” —— 《论语·学而第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品悟经典 传承文化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 如果不是坚持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望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禁运封锁
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在这严峻的形势下,第一个向新中国伸出友谊之手的国家是?苏联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这些外交活动对新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中印西藏地区边界问题示意图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自主学习,完成表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
互利互不干涉内政互不
侵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保证保证目标目标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尊重、平等、和平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自主学习,完成表格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论从史出根据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对中国: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用一用:请指出它们分别违反了哪条原则? 1.日本警告中国海警船勿靠近其钓鱼岛“领海” 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2.1950年,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疆城市互不侵犯3.美国入侵台湾海峡,阻止大陆解放台湾互不干涉内政4.美国公布对华“301条款”调查增税建议清单平等互利万隆会议自主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提炼问题,然后组与组之间相互问答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和平、独立、发展经济攻击中国“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同: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合作与探究: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与亚非国
家的团结合作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