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猜一猜:
谜面:问君能有几多愁?
谜底请猜一四字成语。
对答如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李煜
一、作者介绍
二、词牌名
三、写作背景
四、词意分析
五、情感领悟
六、艺术手法
七、比较阅读
(课本47页 探究讨论三《浪淘沙》)
一、作者介绍
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
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为甚。
身为一国之君,他没有成就一生霸业,成为一代明主,反而沦为阶下之囚,为人所害。
却因词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人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所以有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也有人说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一、作者介绍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李后主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词作: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
薄 命 君 王
绝 代 词 人
二、词牌名
看到《虞美人》这三个字,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1、在四面楚歌时,虞姬在垓下拔剑自刎。
2、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3、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
二、词牌名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词牌名——虞美人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公元978年,李煜生日的七月七日晚上,于其所拘小楼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声传于外。宋太宗(赵光义)知道了此事,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于是,就赐他“牵机药”,将他毒死。
三、写作背景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了:了结、终止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雕栏玉砌:指南唐宫殿。
朱颜改:指宫女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原因?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原因?
愁
改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人不爱,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可见绝望悲苦之极。
以乐景
衬哀情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往事”指什么?
物质——李煜在南唐国当皇帝时锦衣玉食、佳丽三千、纸醉金迷的富贵生活;
精神——权力、地位、人格、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注释:
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
重按:一再按奏。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
阑干:栏杆
情味:犹情趣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以为就是这两句把我们古今所有的人类,不但是中国人,是古今所有的人类共同的一种悲哀,都包括在里边了──就是宇宙的无尽与人生的无常。这是所有的人类的共同的悲哀。就是宇宙的永恒无尽与人生的短暂无常。“春花秋月何时了”,年年有春来,年年有秋到,年年有花开,年年有月圆!……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
永恒
实(现实)
往事知多少
短暂
虚(过去)
对比
不变
变
景 情
四、词意分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东风
永恒
实(现实)
故国不堪回首
短暂
虚(过去)
对比
不变
变
景 情
三、词意分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四、词意分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词中两次提到月的意象,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
——怀念故乡 亲友
“月”包含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对过去的怀念。
四、词意分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朱颜: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
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对比
应犹在
永恒
物是
朱颜改
短暂
人非
不变
变
四、词意分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这一句运用了哪些手法?
比喻、夸张、设问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
用春水来比喻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四、词意分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的诗句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五、情感领悟
问君能有几多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李煜有哪些愁?
五、情感领悟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缪塞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
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一个“故国”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
这首词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
五、情感领悟
六、艺术手法
1,对比
春华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雕栏玉砌应犹在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只是朱颜改
2,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
3,比喻、夸张、设问等
七、比较阅读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课本47页 探究讨论三《浪淘沙》)
注释:罗衾(音qīn):绸被子。
这首词和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情感?又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个人情感:《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
人生共通的体验:漂泊无依之感(梦里不知身是客)
离别之痛(别时容易见时难)
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