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课前准备
1、笔记本、练习本、演草本、碳素笔、红笔、蓝笔
2、如果卡了,就做当前界面的题目或者背诵笔记本上老师让记录的重点知识。
比例的意义
1、两个数( ),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比的( )除以( )所得到的商叫作( )。
2、比的基本性质:( )。
回顾旧知
3、说出下面比中各项的名称。
25 :160
4、填空。
( )÷5=( ):5=( ):15= =0.8
1、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到的商叫作(比值)。
2、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3、说出下面比中各项的名称。
25 :160
4、填空。
(4)÷5=(4):5=(12):15= =0.8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
2、知道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根据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目标
运动会报名
男生志愿者
王东 李明 刘刚
李亮 丁一 张帅
于军 刘平 赵海
女生志愿者
李燕 王静 牛莉
方悦 于美 张红
孙娟
第一天运了2次
共运16吨
共运32吨
情境导入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
第二天运了4次
它们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索
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
16
2
32
4
:
第一天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
它们有什么关系?
第二天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
:
16÷2 = 8
32÷4 = 8
比值
相等
16
2
32
4
:
:
=
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下面的等式:
第一天运2次,共16吨。第二天运4次,共32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内项
外项
也可以写成
16
2
32
4
=
内项
外项
后4天加工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_____。
前3天加工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______。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150:3
200:4
150 : 3 =200 : 4
150 ÷ 3 = 50
200 ÷ 4 = 50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1)写出相对应的距离与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大小。
所有比值都相等。
(2)说说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比值表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表中的数据能组成比例吗?请写出几个。
340
1
680
2
1020
3
1360
4
=
=
时间(秒) 1 2 3 4 … 10
距离(米) 340 680 1020 1360 … 3400
2.把能组成比例的比连起来。
80 :4
18 :12
40 :80
20 :10
0.4 :0.8
0.8 :0.04
30 :20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课堂小结
比例的意义
1、下列各比中,哪两个能组成比例?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 :9 2.8 :4 2 : 2.5
14 :20 0.4 :0.5 0.9 :1.2
达标检测
2、通常情况下,水比同体积的冰的质量多10%。现有一桶水,质量是22千克,与这桶水同体积的冰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1、下列各比中,哪两个能组成比例?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 :9 2.8 :4 2 : 2.5
14 :20 0.4 :0.5 0.9 :1.2
达标检测答案
2.8 :4 = 14 :20
2 :2.5 = 0.4 :0.5
达标检测答案
2、通常情况下,水比同体积的冰的质量多10%。现有一桶水,质量是22千克,与这桶水同体积的冰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2÷(1+10%)=20(千克)
答:与这桶水同体积的冰的质量是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