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冀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四《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的其中第二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神经系统是怎样进行调节的?”教材中大量图片的使用,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使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材中通过膝跳反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人体活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已有的与活动调节的生活现象和经验。2、学生已有方法与能力:基本实验探究操作(观察,分析、归纳)。3、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好学、兴趣易激发、缺乏协作与耐性。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体的一些基本的发射,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能叙述膝跳反射等所经历的神经通路,理解反射弧的基本结构。3、通过膝跳反射的实施,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膝跳反射实验,提高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果的能力。2.能够运用反射的概念,理解人体的一些生命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射及反射弧的学习,了解神经调节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反射的含义和反射弧的组成。2、教学难点:反射的意义和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 ;设疑启思;情境探究 ;总结提升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难度在于如何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其对于科学的概念变得易学易懂。针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本节课是以“生物联系生活”、“生活应用理论”、“理论实践生活”为设计主线,注重知识线与方法线同时进行,为学生创造动脑分析、交流表达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理念。知识与方法并重的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热点,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3分钟) 教师按照课本的“身边事” ,多媒体展示几组画面。1、手碰到火,立即缩回来。2、光脚踩到一颗尖锐的石子,脚马上抬起来。3、眼前飞过昆虫,眨眼睛。教师请学生思考:你认为以上简单或复杂的活动都是靠什么来调节的呢? ?教师:人的每一个活动,无论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调完成的。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呢?也就是说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演示课件,出示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观看多媒体画面,联想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缩手反射和其他许多反射 生:这些不同的反应都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多媒体画面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 反射的概念?(5分钟) 1、要求学生列举人和动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事例。2、引导并帮助学生生成反射的概念。 1、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刺激产生反应的事例。2、归纳概述反射的概念 联系生活现象,反思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新知。学生对反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体验膝跳反射(10分钟)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下膝跳反射的实验。1、介绍实验要求:(多媒体展示)?①、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凳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腿部肌肉要放松。②、测试同学用手掌外侧迅速敲击上方腿的膝盖下方的韧带,部位要准确。敲击的速度要快,但力度不要太大。③、观察小腿的反应。2、组织学生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如敲击的部位,敲击的力度等。 3、在受试者有意识控制膝盖的情况下,重复实验,看看反应如何?? 学生分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学生分组再一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仍然出现膝跳反射,说明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小组讨论汇报:反射能否发生及原因。反射活动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膝跳反射的规律和特点。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果的能力。
(四)、 反射弧的组成(7分钟) 问:1、小腿跳起。是故意去做的吗?谁是完成这个反射的“指挥”?2、分析一下在实验中,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扣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这对韧带来说是什么呢?3、为什么叩击的是膝盖下方韧带,而跳起的是小腿?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辞典”内容,演示自制的多媒体软件——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动态路径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推举代表发言。叙述膝跳反射等所经历的神经通路。 学生仔细阅读,根据课本图4-1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尝试解释概念:1.神经中枢、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通过观察思考,了解膝跳反射的过程,理解反射弧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射的意义(5分钟) 教师:多媒体展示画面手碰到火,立即缩回来。问:1、叙述缩手反射的基本反射弧结构。2、你认为缩手反射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吗??鼓励学生自己再多地提出一些问题。教师:通过前述分析,各种反射的完成都是通过五个相应结构及其联系来实现的,这就是“反射弧”,即反射的结构基础。人体通过非条件或条件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过动,从而能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因此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学生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是由于外界刺激通过脊髓向上传导到大脑的缘故。 手遇到烫的物体会缩回,这种反射方式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反射对人体生存的重要意义,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小组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六)、归纳总结(5分钟) 教师:多媒体展示知识链的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2、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产生兴奋)——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结合课本P87反射弧模式图,自主学习课本知识链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清楚的理解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七)、 活学活用(3分钟) 讲述:反射弧结构完整,那么对于正常人来说,眨眼、排尿、缩手等反射等都是再简单不过的活动。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完成这些动作却是很困难的、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完成。提问: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讲述:体操运动员桑兰和曾经3度扮演超人的好莱坞演员就是这样的例子。提问:刚学完反射弧,判断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讲述:反射弧不完整或是功能不健全都会引起神经调节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即使如此,桑兰每天坚持读书、Christopher直到病逝前每天坚持康复训练。面对人生的不幸,我们也要坚强面对,这是人类对生命的敬畏! 学生尝试回答:瘫痪、面瘫等)?????答:神经中枢受损,反射弧结构中断。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热点,
[八]巩固新知(5分钟) ?提问:神经调节依赖的方式是什么呢?提问: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并找学生在讲台上对应图版,写出结构名称) 答:反射 答:反射弧 写出反射弧的五部分。 巩固所学新知
[九]自我评价(2分钟) 教师就学生熟悉的一项运动, 分析其反射弧组成。举例:击球反射的路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并在课 下运用评价表完成本节课 的评价。 开放性分析题,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来评价学生在本节课掌握的程度。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情境导入从学生的身边事开始,再到身边的例子,自然引入课题。(2)设计巧妙的实验,活化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循序渐进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教学形式变得直观、多样、民主。(3)整个教学环节清晰、有条不紊。在设计时注意了交互操作和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使教学信息得到了及时反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注意:一定要注意各环节时间的分配和把握,不然会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