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6 21: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A处水产生的压强是 Pa。

2、位于江华县的岑天河水库是我市的重点水利工程,随着汛期的到来,水库水位持续上涨.水位上涨过程中,水对坝底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水库中水深达到50m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
是     Pa.(g取10N/kg )
3、一潜水艇潜入海面以下100m深处时,潜水艇上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舱盖上所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帕,压力是 牛。(海水密度:1.03克/厘米3)
4、如图所示,潜水员下潜到海水中不同深度,需要使用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说明   ;图中橡胶潜水服能承受的海水压强为 Pa.

5、“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完全该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当“蛟龙”号下潜至5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

6、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 N.

7、在东京玩具展上,一款能够上天、入地、下海的遥控玩具车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这款海陆空三栖遥控玩具车的自身重量仅为50g,该车下潜到水下10m深时,车身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该车继续下潜,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水的密度1.0×103kg/m3)
8、如图所示,(a)是始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倒装壶,它没有壶盖。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水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如图(b),水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装壶”。壶内置中心漏注与梅花孔衔接,水通过中心漏注流入壶内,由中心漏注来控制水面,壶嘴处有同样的隔离装置,倒置时水不致外溢,若外溢则表明水已经装满。同样,将壶正置如图(c)或倾斜倒水时,因壶内中心漏注的上孔高于最高水面,壶底孔也不会漏水.此壶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1)“倒装壶”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2)某同学说:“此壶能够装的水的多少是由壶嘴处的隔离装置所决定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    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二、选择题
9、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11、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12、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13、如图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压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 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

A.P 甲

P 乙
C.P 甲= 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  )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16、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B.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C.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D.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17、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1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19、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 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进行比较。
(4)已知乙图中U型管左侧液柱高为4cm,右侧液柱高为10cm,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 Pa
22、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1)如图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 ???b、???????? ????c、???????? ?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
四、计算题
23、一只质量为0.1kg的平底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为0.1kg的水,杯中水深0.1米,底面积为8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24、(2019上海)如图7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米,容器乙中盛有另-种液体。①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②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96 帕,求液体乙的密度ρ液。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03
2、增大;5×105.
3、1×105??? 2×105 。
4、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106;
5、5×107.
6、1×103;2.
7、1×105;增大.
8、(1) 连通器 (2) 合理 。
二、选择题

9、B
10、B
11、D
12、A
13、A
14、A
15、A
16、C.
17、C
18、D
19、B
20、A
三、实验,探究题

21、? (1). 高度差??? (2). 深度??? (3). 乙、丙??? (4). 1000
22、(1)是否相平??? (2)①小?? 中? 大?? ②液体密度一定,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若将酒精中探头的深度减小至虚线位置(与水中相同),根据(2)②的结论可知,h
变小,同理,若将盐水中的探头深度增大到虚线位置(与水中相同),h变大,综上可知,液体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四、计算题

23、(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F=G总=(m杯+m水)g=(0.1kg+0.1kg)×10N/kg=2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p′===2500Pa.
24、①2×10-3m3;②784Pa;③800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