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6 14: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影响。
2.掌握鉴真东渡日本的在位皇帝、贡献;玄奘西行天竺的在位皇帝、贡献。
3.知道唐朝和新罗友好交往的表现。
4.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六次东渡,传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乞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任用。
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玄奘西行。
二、自主学习
(一)遣唐使
1.日本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______。
2.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_______和________。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3.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______、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___。
2.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_____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在日本传授_________,修建了唐昭提寺,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_________强大以后,派遣世界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仿照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进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的宫廷出演,而且广泛的流传于民间。
(四)玄奘西行
1.___________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__________。
2.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成书,记载了他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合作探究
1、依据下列材料,归纳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3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2.合作探究,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探究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谈谈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达标训练
1.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最典型的国家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2.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张骞出使西域 D. 派“遣唐使”
3.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三征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