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会认四个生字,会写“守、株”等九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通顺的朗读古文。注意词语间的停顿。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一句,读出韵味,背诵课文。(重点)???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重点词语读懂寓言大义,说出寓言蕴含的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出示图片,说出成语故事的名字。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
3.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龟兔赛跑》《画蛇添足》《刻舟求剑》)?
4.学生齐读课题,试着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5.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他等到兔子了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回忆故事,看图片猜故事名称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守株待兔》,边读边画出生字。?
2.认读生字?
释其耒??耕者??触碰??希冀??
(1)“耒”字教学。?
(2)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
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3)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偏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相机指导书写“耕”。)?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折颈而死??????身为宋国笑?
3.书写指导?
?(1)出示“耕、释”两个生字。?
?(2)教师指导范写?“释”,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提示米字最后一笔捺变为点;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提示“耕、释”都要注意捺变为点。?
?(3)教师利用演示“耕”的书写过程,请学生仔细观察。?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扫除阅读的障碍,引导学生借助词语识字,字理识字,辨别多音字的读音等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生字识记生字的准确性。】?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出示课文,发现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体裁的不同?怎样可以把这则寓言读通顺呢??
2.同桌一起商量着读,用“/”画出停顿,读出停顿,咱们赶紧来读一读原汁原味的用文言记录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3.班级分享。请五名一组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全班跟读。师随机正音。?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4.创设情境,练读难句。?
(1)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结合注释你读懂了什么??
请一生读,全班跟读。?
(2)结合书中插图,读出感受。?
看书中的插图,仔细观察这个种田人的眼神和动作。男女生分角色读。?
(3)创设情境,指导读好句子。?
5.小组间合作,一组读一句,轮读课文。师生合作,接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将寓言故事读通顺,读流利,读通全文。?
【设计意图:借助停顿符号及师生接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全文,着眼于故事整体,对照注释,理解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的言行与心理,大概了解寓言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关键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补白强记、指导背诵?
1.背诵课文,以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2.出示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背诵课文。?
3.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分层、逐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整体读文,读通课文?
1.创设情境,练读难句。?
(1)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结合注释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书中插图,读出感受。?
看书中的插图,仔细观察这个种田人的眼神和动作。男女生分角色读。?
(3)创设情境,指导读好句子。?
2.小组间合作,一组读一句,轮读课文。师生合作,接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将寓言故事读通顺,读流利,读通全文。?
【设计意图:借助停顿符号及师生接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全文,着眼于故事整体,对照注释,理解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的言行与心理,大概了解寓言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关键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精读课文,指导背诵?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前两句: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谁读懂了这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
第三句:兔走触株(树桩),折颈而死。?
(1)“走”是什么意思?(跑)?
(2)你还记得在哪里见过“走”也是跑的意思吗?(儿童急走追黄蝶)?
小结:在这里“走”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意思有差别。?
(3)想象画面。?
这个种田人看到兔子折颈而死,捡到兔子以后,他是怎么做的呢?(放下手中的农具,守着树桩子,再也不干活了。)?
3.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看图:他是怎么做的??
农夫怎么会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着木桩子不种地呢?(因为侥幸得到一只兔子,想再次得到。)?
(2)看书中的插图,仔细观察这个种田人的眼神和动作,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时会怎么想?(美滋滋的,要是一直能捡到兔子,那该有多好!)?
(3)?展开想象:于是,第一天,这个异想天开的农夫坐在树桩旁,美滋滋地想……?
就这样,一周过去了,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农夫没有等到兔子。?
那么他等来的会是什么?(地里草很多,庄稼没有收成。)?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心等待再有兔子出现撞死,你能想到什么词来形容?(白日做梦,心存侥幸,)?
交流: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指导背诵课文。?
七、感悟道理,拓展延伸。?
1.从故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板书:一无所获)?
2.生活中有想弄故这样的人吗你想对这个他们说些什么??
3.总结: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
4..推荐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捡????等?????空?
心存妄想?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