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香港、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在什么政策的引导下回归祖国的?它们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温故知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
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温家宝
回眸历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元朝时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清朝初年(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康熙年间 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末(1895年) 《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回归祖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乡愁何来:台湾问题的由来
乡愁何来: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败退台湾, 两岸分离至今。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强调: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70-73,完成问题(5分钟,圈画知识要点)
1.中国大陆对台湾实行怎样的政策?两岸关系有何变化?
2.台湾当局对大陆有怎样的政策调整?
3.胡连会谈的时间、经过、意义?
4.习马会谈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5.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有哪些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
5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初
政 策
时 间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1995年八项主张(其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何以解愁:大陆对台政策
习近平
四个坚持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商、通航,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1、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打破两岸38年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后,台湾当局提出“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徽章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根据章程其为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
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的民间组织,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两岸授权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2、两岸民间团体成立:1990年,海基会(台湾)
1991年,海协会(大陆)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时间、地点:
(2)内容:
(3)意义:
4、汪辜会谈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1993年 新加坡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右)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左二)
在台北展开正式会谈
5.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05年
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意义
内容
时间
6、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时间
2015年
地点
新加坡
内容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意义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政治往来
☆人员往来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二十余年来往,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事例
05/3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 —“经贸之旅”
05/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 —“和平之旅”
05/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桥之旅”
05/7, 新党主席郁慕明— “民族之旅”
☆政治往来
2012年两岸人员往来近800万人次再创新高。
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一年就有3万多名台胞来大陆探亲。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台湾同胞返乡
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
☆人员往来
☆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文化交流
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两岸直航包机
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北、高雄等多个空港、海港同时启动两岸三通。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约40分钟,5940字。其中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
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
两国论
一边一国论
李登辉(1988年-2000年)
陈水扁(2000-2008)
不再添愁:期盼统一的实现
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祖国统一是 必然趋势。结合以上图片,思考分析有利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共同心愿;
(3)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4)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6)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7)《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提供了法律依据;
(8)“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等。
材料一:2008年11月,
陈云林赴台访问,台湾民
进党游行,手持“台湾不
是中国一部分”等旗帜,
制造冲突,受到国内外谴
责。
材料二:
2008年10月,中国外交就美国向台出售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武器,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
请回答: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哪些阻碍?
(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材料解读
随着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再添愁:展望未来
本课小结
达标检测
导训【基础巩固】1-6题
(8分钟,100分)
答案
1-5 B D B A A
6.(1)目的: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构想:一国两制。 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燕子飞了,
有再来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两岸暂时的别离,
终有团圆的时候。”
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
激情创作
如:“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本是同根,赤子情深”
台湾
澳门
香港
就差你一个了
China
如果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
期待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点意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四个坚持: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