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温故知新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的外交政策。
2.1953底,( )首次提出(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内容( );意义( )
3.( )年,(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影响( )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2.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到中国的大国担当。
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满面春风的乔冠华仰头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
〖自学指导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阅读课本P85-86,回答:(3分钟,完成举手)
1.中国在联合国有什么地位?
2中国是在何时哪次会议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义?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决议是否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知识链接: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占据。
材料一:多国代表欢呼庆祝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材料三: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①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材料四: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④中美关系的缓和。
〖合作探究〗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自学指导二〗中美、中日建交
阅读课本P86-87,回答:(3分钟,完成举手)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有什么态度及举措?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时间?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及标志?
4.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及前提?
5.中日正式建交的时间标志及影响?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
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
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
态长达二十多年。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材料一:周恩来1954年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美国著名的冷战骑士、国务卿杜勒斯曾下令与会期间美国代表团,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当新闻记者在日内瓦机场问杜勒斯:“国务卿先生,你在日内瓦期间,除了在会场上将和中共的周恩来讨论问题外,还有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会面安排吗?”杜勒斯耸耸肩膀回答说:“记者先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的坐车和周恩来的坐车在日内瓦大街上相撞。”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3年没有交往了啊!”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在飞往北京的航程中对工作人员说了6点,包括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影响大球”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呢? 台湾问题!
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 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
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合作探究二〗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材料一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达到联合中国对付苏联的目的。
材料三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20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和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四 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的协议,并在中苏边境挑起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也需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还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美国角度:争霸中处于劣势,想联合中国对抗苏联
中国角度: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两厢情愿 共同需求
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
国家利益
1972年
中日建交
田中角荣访华
〖自学指导三〗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旨在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阅读课本P87-88,完成:(4分钟,举手示意)
1.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的背景是什么?
2.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表现是什么?
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我国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果?
5.全方位外交的意义是什么?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第143个成员。
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20国集团,又称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金砖国家(BRICS),因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而得名。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中国在非洲的维和部队
回顾百年: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南京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上海APEC会议
对比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和新中国辉煌的外交成就,分析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②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③全国人们的努力;
④中共的正确领导。。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聚焦十九大〗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1世纪
课堂小结
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达标检测
1、有些历史瞬间已经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与右下这张旧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申奥成功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