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课件-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课件-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11: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潘市镇清水塘完小
说教材(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二)教材分析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三年级学过的乘法验算方法就是交换因数的位置,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不变。这节课我们正式概括出任意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着同样的性质,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
对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积极探究问题,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说教材(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方法与技巧:借助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总结、概括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并熟练运用。 说教学策略和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明确学习目的,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情分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通过计算,从几组算式间的联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定律。它是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有实感才能有认识,认识深刻才能理解透彻,理解透彻才能熟练地应用,这个环节的设计基本体现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口算 12×5= 35×2= 125×8= 25×4=
16×5= 24×5= 25×8= 45×2=607010001008012020090先计算,再进行验算: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植树节 一 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5×4=100(人)4×25=100(人) 我是这样计算的。 我这样算也可以。 一 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5×4=100(人)4×25=100(人)=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8×7 ○ 7×18
124×35 ○ 35×124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因数,而且两个
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
的乘积相等。?
5×4=4×525×4=4×25125×8=8×1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因数,则可以写成:a×b=b×a65×145=__×__109×31=__×__44×98=__×__346×273=__×__用乘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357×1849×2977×8469×17458×6819×367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我先计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5×5)×2=125×2=250(桶)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树要浇多少桶水。25×(5×2)=25×10=250(桶)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69×72) ×28 ○ 69× (72×28)
15× (45×207) ○ (15×45) ×207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①每组算式中有三个因数,而且三个
因数相同,只是计算时计算顺序不同。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
数的乘积相等.?
(5×4) ×6=4× (5×6)(36×84) ×12=84× (36×12)(158×68) ×25=158× (68×25)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两个因数
则可以写成:(a×b) ×c=a× (b×c)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5×16=16× [ ]
25×7×4=[ ] ×[ ] ×7
﹙60×25﹚×[ ] =60×﹙[ ] ×8﹚
125×﹙8×[ ] ﹚=﹙125×[ ] ﹚×14
3×4×8×5=﹙3×4﹚×﹙[ ] ×[ ] ﹚1525 48 25 14 88 5(65×8) ×12525×(4 ×30)(37×5) ×2050×(20×27)巩固扩展脱式计算=65×﹙8×125﹚
=65×1000
=6500=﹙25×4﹚×30
=100×30
=3000=37×﹙5×20﹚
=37×100
=3700=﹙50×20﹚×27
=1000×27
=27000我们来总结一下:5×4=4×5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因数,则可以写成:我们来总结一下:(5×4) ×6=4× (5×6)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 ×c=a× (b×c)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板书设计 第2节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例5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25=25×4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例6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