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地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地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6 12: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识点1 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 东 半球,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 印度 洋,西濒 大西 洋。?
(3)纬度位置: 赤道 穿过其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2.范围: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 以南。?
3.居民和文化。
(1)居民与民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域的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 茅草屋 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
(2)文化: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 音乐 、绘画、 雕刻 等方面的天赋。?
知识点2 快速发展的经济
4.资源概况: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 、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 铀 、铜、 铁 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 椰枣 和油棕的原产地。?
5.经济发展。
(1)特点及形成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 初级农矿产品 ,进口 工业制成品 。?
(2)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国家,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商业 的发展, 消费 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点3 人口、粮食与环境
6.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1)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首 位。?
(2)粮食问题: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 粮食供应不足 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 热带草原 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3)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 草原退化 ,加剧了水土流失和 土地荒漠化 ,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黑种人的故乡
1.读示意图,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甲是印度洋 B.乙是大西洋
C.丙是撒哈拉沙漠 D.热带沙漠气候范围最广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C)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知识点2 快速发展的经济
3.读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示意图,判断下列对这些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农业十分发达,出口量大
B.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制造业非常发达
D.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中国和尼日利亚于1971年建交,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承包的项目主要涉及铁路、房屋建设、水利工程、通信系统等领域。据此完成4~5题。
4.尼日利亚十分注重水利工程建设,该国著名的河流是(A)
A.尼日尔河 B.刚果河
C.赞比西河 D.尼罗河
5.下列关于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坚持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
B.坚持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C.严禁开发石油,全部留给子孙后代
D.要加强与各国合作,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知识点3 人口、粮食与环境
6.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富饶”而“贫穷”的地区。近年来,中国在该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涉及采矿、交通等行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读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了该地区分布的矿产资源有 金(或黄金) 和 金刚石 ,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着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该地区协调人地关系、摆脱贫困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供应不足的问题;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引进人才和技术;等等。
课后巩固提升
1.下面四张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D)

2.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A)
A.热带草原上 B.热带沙漠中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同位于赤道地区,但①处气候类型不同于②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海陆分布 B.地势高低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以平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
B.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区域
C.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D.咖啡、油棕、椰枣的原产地
在《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能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读非洲的气候分布和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逐月降水量示意图,回答5~6题。

5.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迁徙的方向及时间是 (D)
A.6月份,从A区开始向南迁徙
B.6月份,从B区开始向南迁徙
C.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区域活动
D.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区域活动
【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份是北半球的湿季,A区域主要是动物生活区,动物没有开始迁徙,A、B两项错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2月至次年5月,是南半球的湿季,动物集中在B区域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
6.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B)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7.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不包括 (C)
A.农牧业生产落后 B.农产品产量低
C.自然资源匮乏 D.人口增长过快
8.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 (C)
①人口多,增长快 ②粮食短缺 ③矿产资源短缺 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读非洲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刚果河的水系形状特征看,众多支流向中心汇集,该流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盆地 。?
(2)甲所在区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 。该区域以南的居民以 黑 色人种为主。?
(3)茅草屋(如图所示)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请分析这种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广大,气候炎热,典型的景观是稀树草原,房屋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可以就地取材,且有较好的隔热功能。
(4)考察队员发现热带草原农业区人口增长快,土地荒漠化严重。请把下图中的数字与选项内容合理搭配。(只填字母)

A.土壤肥力下降 B.恶性循环
C.开垦草原 D.要求增加粮食产量
E.土地沙化严重 F.粮食产量下降
C.河流的结冰期长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第2课时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点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分布: 亚马孙河 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环境效益:调节 全球气候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 淡水 资源;保护土壤,防止 土壤侵蚀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 生物多样性 。?
(2)经济效益:提供 木材 、药材、食品等。?
3.热带雨林的开发。
(1)20世纪60年代以前:原来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 印第安 人,采用原始的 刀耕火种 的方法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西大规模开发 亚马孙 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 牧场 ,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等。?
4.热带雨林面临的危机: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 水土流失 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 气候 。?
5.热带雨林的保护:面对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1)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
(2)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 乱砍滥伐 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
(3)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 温室气体 排放。?
6.保护热带雨林成效:近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 降低 。卫星影像显示,2010年,巴西热带雨林的砍伐率比2004年降低了85%。?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D)
A.刚果盆地 B.巴西高原 C.马来群岛 D.亚马孙平原
2.巴西热带雨林因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其开发与保护一直备受世界关注。下列属于该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C)
①提供大量木材,增加收入 ②调节全球气候 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毁林开荒、采矿办厂对巴西本国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有(B)
①影响全球气候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图为巴西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巴西首都 巴西利亚 。?
(2)B所在的区域是 亚马孙平原 (地形区)。该地乱砍滥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严重,假设你是世界环保组织官员,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亚马孙热带雨林能够提供大量氧气,大规模砍伐会破坏生态环境,应该采取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列关于亚马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注入太平洋
B.流域内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很大
C.流域内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城市密集
D.流域内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结合下图,回答2~3题。

2.巴西全部位于 (B)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东半球
3.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是 (B)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西南风的深入 ③高原面积广阔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规划中的“两洋铁路”(如下图所示),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铁路建设项目。修建“两洋铁路”时,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是 (C)
A.巴西高原的冻土问题
B.亚马孙平原干旱缺水问题
C.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D.防范野象群攻击的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的开发。由于开发不当,产生了“修路采矿开牧场,烧荒种地砍树忙”的乱象。据此回答5~6题。
5.巴西肆意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致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因为过度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会(D)
①加剧全球的水土流失 ②加剧全球的土地荒漠化 ③影响全球气候 ④影响全球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巴西在亚马孙平原上不断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以满足酒精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酒精又极大地支持了另一个行业的发展。这个行业是 (A)
A.汽车行业 B.水电行业
C.采矿行业 D.纺织行业
7.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主要是由于该区域 (A)
A.人地关系不协调 B.内河航运便利
C.水热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易开发
8.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仅2007年就缩减了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瑞士国土面积的50%。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的原因是 (B)
①洪水泛滥,大量树木被淹 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用地规模急剧扩大 ③全球气候变暖,树木受病虫害大量死亡 ④非法砍伐,走私贵重木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9.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的成员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位于东半球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海陆兼备
11.下列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轮廓示意图。

材料二 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丰富,仅森林资源产生的氧气就约占全球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它还能为当地提供大量的药材和木材,是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它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1)说出A区域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说明)。
从纬度位置看,亚马孙平原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从海陆位置看,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巴西的北部,西起安第斯山脉东麓,东到大西洋。
(2)描述A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河流方面描述)。
地形为平原,地势平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平原地形由亚马孙河长期冲积而成。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A区域的热带雨林是要开发还是要保护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甲:A区域热带雨林应该保护。
观点乙:A区域热带雨林应该开发。
你的观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应该保护 。?
论据(至少写出两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正遭受严重的破坏 。?
13.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 黑色 人种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混血种人数量多 。?
(2)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 都位于低纬地区(或大部分位于热带) 。两地河流中, 亚马孙河 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
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水流量大;亚马孙河流域地势低平,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进入,带来丰沛的降水;支流众多,集水面广。
(3)同为经济发展中地区,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据图可知,两地储量均很丰富的矿产资源有 黄金、金刚石、铁 等。巴西境内分布着约占全球60%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产生了哪些巨大的环境效益??
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4)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的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发展历程如图丙所示。

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哪些经验?
发展多样化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摆脱单一商品经济;利用本地区丰富的铁、黄金、金刚石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相应的钢铁工业、冶金工业等工业部门,加快工业化进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