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18:40:58

文档简介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下列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但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C )
A.蛋白质 B.脂肪
C.水 D.糖类
2.常用铁锅炒菜,会有微量铁(含铁的无机盐)混入食物而被人体吸收,这样做可预防( A )
A.缺铁性贫血 B.脚气病
C.骨质疏松症 D.夜盲症
3.(2019·河南周口期中)鲜奶、蛋类和豆类中含有较多的钙,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 A )
A.儿童佝偻病 B.缺铁性贫血
C.坏血病 D.夜盲症
4.(2019·湖南衡阳月考)大脖子病是由于患者饮食中缺乏某种无机盐引起的,他应该补充的食物是( A )
A.海带、紫菜 B.青菜、苹果
C.鸡蛋、牛奶 D.米饭、馒头
5.有些营养成分人体需要量不多,但作用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它是( A )
A.维生素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6.(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小芳的爸爸最近皮肤干燥,夜晚总看不清东西,他可能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 D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7.(2019·广西贺州期中)现在育婴要求,从出生至3周岁的婴幼儿每天需要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3滴剂,目的是( C )
A.促进消化 B.预防坏血病
C.促进钙的吸收 D.补充能量
8.(2019·四川广元期末)某人经常牙龈出血,有时还容易出现皮肤淤血和渗血,他应注意多摄入哪类食物( A )
A.新鲜的蔬菜、水果 B.肉类
C.淀粉类 D.油类
9.(2019·甘肃平凉中考)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D )
A.牛肉 B.鸡肉
C.米饭 D.芹菜
10.下列关于膳食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B.有利于预防糖尿病
C.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D.促进胃肠的蠕动、排空
易错点1 误认为喝牛奶就一定能补钙
1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但有时幼儿只喝牛奶体内也会缺钙,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 B )
A.含铁的无机盐
B.维生素D
C.蛋白质
D.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
易错点2 误认为不吃动物性食物,体内就会缺乏维生素A
12.小明的奶奶由于身体肥胖,所以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C )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13.(2019·山东滨州期中)专家建议:喝水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之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水,而且要一口一口慢慢喝。下列关于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水能运输人体的营养物质和废物
B.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C.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14.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B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缺铁性贫血
15.(2019·山东临沂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4种不同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如图表示实验方法。DCPIP溶液是蓝色的,当维生素C加入DCPIP溶液中时,蓝色会消失。下表列出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其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果汁是( A )
果汁类型
使 DCPIP溶液脱色所需的平均果汁滴数
苹果
超过30
葡萄柚
9
橙子
11
柠檬
6
A.柠檬 B.葡萄柚
C.橙子 D.苹果
16.下表列出四种食物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食物
糖类/克
蛋白质/克
脂肪/克
维生素A/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毫克

18
2
2
3
220
0

52
2.5
0.1
0
1
0

0.4
6
90
4
7
40

48.2
38
7
40
12
0
食物Ⅰ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B.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食物Ⅱ
C.食物Ⅲ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D.食物Ⅳ有助于防治夜盲症
17.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中应该含有身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水不仅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而且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B.多吃芹菜、牛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
C.幼年时期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D.多吃胡萝卜和黄玉米等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夜盲症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矿井发生事故,一名煤矿工人被困在井下,矿井中除了水之外,无其他食物。
材料二 隋唐时期,我国医学家孙思邈在一个地区发现,当地的富人中,许多人患有神经炎,这种人的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孙思邈把这种病称为“富病”;当地的穷人中,有许多人的皮肤干燥,患有“雀目”,孙思邈称为“穷病”。孙思邈后来通过食疗,治好了“穷病”和“富病”。
(1)此矿工能生存下来,主要是矿井中有__水__和__氧气__。
(2)若此矿工原本体重65 kg,十多天后被救上来时不足50 kg,则他为什么消瘦了呢?__因为这十多天矿工只是喝水,水不能为他提供能量,只能消耗他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脂肪来维持他的生命活动__。
(3)“穷病”是由于体内缺乏__维生素A__引起的,你能推测出“雀目”是什么病吗?__夜盲症__;“富病”是由于体内缺乏__维生素B1__引起的。
19.(2019·山东济宁期中)李翔同学听妈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李翔决定亲自探究一下
【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步骤】
a.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b.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甲、乙两锥形瓶中
c.甲、乙两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10分钟,中间每隔2分钟搅拌一次;
d.取等量蓝色的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甲、乙锥形瓶混合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黄瓜汁
蓝色不消褪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C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有无黄瓜汁__。
(3)在步骤c中每隔2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使混合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__。
(4)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__蓝色不消褪__。
(5)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_只选一种蔬菜存在偶然性;缺乏重复实验__。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1课时 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
1.人类的食物是由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等提供的,食物中一般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这六大类营养物质是指( B )
A.淀粉、脂肪、蛋白质、水、纤维素和维生素
B.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C.蔗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D.葡萄糖、蛋白质、水、无机盐、纤维素和糖类
2.能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 )
A.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B.水、脂肪和蛋白质
C.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D.无机盐、维生素和糖类
3.(2019·江苏盐城月考)下列营养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C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4.(2019·福建漳州期中)关于糖类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是备用能源物质
B.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C.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离不开它
5.(2019·广西北流期中)赵明的爸爸得了肠胃炎,过了一段时间,身体明显消瘦。赵明的爸爸消瘦主要是下列哪种有机物被大量消耗( B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6.缺乏下列哪种物质,儿童会发生发育不良,生长迟滞等现象( C )
A.维生素 B.无机物
C.蛋白质 D.脂肪
7.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A中含__蛋白质__较多,B中含__糖类__较多,C中含__脂肪__较多。
8.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
A.燃烧 B.水浸
C.挤压 D.切割
9.1毫升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焦是能量的单位)。若实验测得0.2克花生仁能使30毫升水升高10 ℃,不考虑实验误差,那么1克花生仁含有多少焦的能量( D )
A.630 B.1 260
C.1 500 D.6 300
10.(2019·湖南怀化模拟)丽丽同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中想测定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取两支相同试管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半个核桃仁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分别放在试管下方,给水加热,等花生仁、核桃仁完全燃烧后,分别测出两支试管中水的温度,再经过计算,得出结论。
(1)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__不准确__。为什么?__在实验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一个花生仁与半个核桃仁的质量可能不相等__。
(2)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中含有多少能量,但小伟发现他测定的数据小于标准数据,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可能的原因:__花生燃烧时散失较多的热量、测量不准确、计算有误等____。
易错点 误认为脂肪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11.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它是( A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2.(2019·湖北宜昌中考)有些动物在饥饿或冬眠时,能量物质消耗的大致顺序是( C )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脂肪
13.(2019·山东滨州模拟)《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特色主食,如兰州拉面、宣威火腿、嘉兴粽子等,展示了我国多彩的饮食文化。在这些主食中,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C )
①糖类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水分 ⑤维生素 ⑥无机盐
A.①⑤ B.②④
C.②① D.③⑥
14.(2019·河南郑州期末)在运动会长跑项目中,一位同学感到头晕,眼前发黑,不得不退出比赛。此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让该同学摄入适量的( B )
A.氯化钠注射液 B.葡萄糖注射液
C.蛋白质粉溶液 D.维生素C溶液[
15.某人吃了等质量的下列食物,它们在其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 )
A.花生 B.面包
C.胡萝卜 D.大枣
16.(2019·广东揭阳期中)某同学通过燃烧花生仁和核桃仁探究不同食物储存能量的差异,它们作为食物时,也会在人体内“燃烧”。体外燃烧时会:①消耗氧气;②产生二氧化碳;③产生能量。那么在人体内“燃烧”也会表现的是( A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7.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见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实验中,①应该为20
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C.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这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18.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质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作为实验材料,称其质量为0.5克。然后,组装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_沸腾_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
(2)为了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可为这套装置增设一个防止热量散失的部件,请在装置图上画出该部件的示意图。(能够简单表达设计意图即可)
(3)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_C__(填序号)。
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 ℃,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
能量:4.2×20×10×10=8 400(焦)。
(5)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 480焦、8 544焦、8 610焦。三次测得的数值有明显的差异,请解释原因(答出三点即可)。
①燃烧时大量的光和热辐射在环境中散失;②测量时出现误差(称量、读数等);③燃烧装置吸热。(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