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18:47:56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
1.人体每天都会通过吃各种食物来获取能量,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就会排出体外,参与这一过程的器官依次是( B )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2.下列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C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2019·内蒙古赤峰中考)以下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C )
①唾液 ②肠液 ③胃液 ④胰液 ⑤胆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4.(2019·河南洛阳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胃腺位于胃壁上,分泌胃液
B.肝脏分泌胆汁,经导管流入胰腺
C.胰腺分泌胰液,经导管流入小肠
D.肠腺位于小肠壁上,分泌肠液
5.下列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B )
A.牙齿对食物的咀嚼 B.唾液消化淀粉
C.胃与肠的蠕动 D.舌的搅拌
6.口腔中舌头和牙齿对食物的作用分别是( A )
A.搅拌混合 嚼碎 B.分泌唾液 嚼碎
C.搅拌混合 撕碎 D.分泌唾液 撕碎
7.(2019·江西萍乡期末)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A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
变蓝
需要适宜的温度 B.只对淀粉起作用
C.需要唾液 D.效率高
8.(2019·山东德州期中)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 ℃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 ℃温水中
3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放入37 ℃温水中
(1)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1、3__两组做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1、2__两组做对照。
(3)5~10分钟后取出三组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1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__2、3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变蓝。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物理__性消化,又能进行__化学__性消化。
(5)上述的处理方法中,温水的温度为什么是37 ℃?
__37__℃是酶发挥催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__。
易错点 误认为所有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9.能分泌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的器官是( B )
A.唾液腺 B.肝脏
C.胃 D.胰腺
10.下图表示人体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A.过程①和过程②均发生在小肠内
B.过程①有胃蛋白酶的参与
C.过程②需要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D.胰液和肠液都是由胰腺分泌的
11.(2019·湖南益阳中考)刘伍同学中餐摄入了160克食物和240毫升水。进食后一小时内,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量分别是唾液300毫升、胃液400毫升、肠液300毫升、胆汁100毫升、胰液300毫升。则该同学在这一小时中,小肠腔内出现的消化液总量是( D )
A.100毫升 B.300毫升
C.600毫升 D.700毫升
12.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是因为( C )
A.胰液分泌过少 B.胃液分泌过少
C.胆汁分泌过少 D.唾液分泌过少
13.下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如图模拟的消化原理与胆汁的消化原理一样
B.“剪刀1”模拟的物质仅在口腔中出现
C.只有肠液中含有“剪刀2”模拟的物质
D.“剪刀1”和“剪刀2”模拟的物质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14.从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 D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5.(2019·湖南娄底中考)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对于他们预测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符合事实的是( A )
A.滴加碘液后1号变蓝,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滴加碘液后1号不变蓝,2号变蓝,此实验说明水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C.滴加碘液后1号和2号均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D.滴加碘液后1号和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唾液和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16.(2019·福建漳州期中)有些药物常被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主要原理是( D )
A.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B.淀粉能在胃内初步消化,使药液慢慢渗出
C.淀粉制成的胶囊经过消化、吸收后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不能在胃内被消化,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再消化
17.(2019·山东济南期末)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和三大有机物消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早饭吃的是面包,其主要成分是淀粉,那么图甲中消化该物质的场所有__①⑥__(填序号)。
(2)小华长期不按时吃早餐,得了胃炎,图甲中表示“胃”的是__④__(填序号)。
(3)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其中的备用能源物质是__脂肪__,它的消化过程可由图乙中的曲线__W__代表,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有图甲中的__③⑤__(填序号)和肠腺分泌的肠液,其中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__物理性__消化。
18.BMI(体重指数)指标,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可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BMI<18.5 偏瘦、BMI 18.5~23.9 正常、BMI≥24 超重)。为研究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了实验研究。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实验研究过程,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口腔中,食物中的小部分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__麦芽糖__(填“麦芽糖”或“葡萄糖”)。
(2)实验采集不同 BMI 指数范围受试者的新鲜唾液,用碘—淀粉比色法(通过比较或测量溶液颜色深浅确定含量的方法)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试管处理方法
1号试管
测定管
加入淀粉液
1.0 mL
1.0 mL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A
0.1 mL稀释唾液
加入碘液
0.5 mL
0.5 mL
加入蒸馏水
加至25 mL
加至25 mL
水浴保温5分钟
37 ℃
B
①1号试管“A”处应加入__0.1__mL蒸馏水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对照__作用。
②测定管“B”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37__℃。
③科研人员通过目视比色法(用眼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观察,记录并比较不同受试者测定管蓝色褪去的时间。若褪色时间越快,褪色越彻底,则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__越高__(填“越高”或“越低”)。
④科研人员利用光电比色法(借助光电比色计测量溶液吸光度,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进一步测定不同 BMI指数范围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活性平均值如图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是__BMI值越小,人体越瘦,唾液淀粉酶活性越强__。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2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
1.右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C )
A.小肠皱襞 葡萄糖、氨基酸
B.小肠绒毛 多肽、水
C.小肠绒毛 维生素C、甘油
D.小肠皱襞 麦芽糖、无机盐
2.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小肠能分泌胆汁,参与糖类的消化
B.小肠绒毛壁是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C.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小肠的功能是吸收全部的营养物质
3.下列物质中,大肠不能吸收的是( A )
A.脂肪酸 B.水
C.无机盐 D.维生素
4.在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D )
A.口腔、胃 B.小肠、大肠
C.咽、食管 D.胃、小肠
易错点 误认为食物中的所有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5.(2019·四川南充期中)下列食物成分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B )
①水 ②维生素 ③淀粉 ④无机盐 ⑤蛋白质 ⑥脂肪
A.①④ B.①②④
C.① D.③⑤⑥
6.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其成分中不能含有( A )
A.麦芽糖 B.脂肪酸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7.(2019·吉林松原期末)俗话说:“喝酒伤胃,不喝伤心。”经常饮酒会破坏胃黏膜,使人患上胃病,这说明胃能吸收( D )
A.葡萄糖 B.淀粉
C.脂肪 D.酒精
8.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A )
A.水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9.我们从水果和蔬菜中获得的维生素不经消化,可直接被________吸收( D )
A.口腔、胃 B.食道
C.胃、小肠 D.小肠、大肠
10.(2019·河南开封中考)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B )
①小肠长为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胆汁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你能想象自己的腹腔里藏着篮球场吗?若把一个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则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这是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小肠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A )
A.小肠绒毛壁较薄 B.有肌肉层能蠕动
C.肠腔中有消化酶 D.内壁突起形成皱襞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小肠的结构”时采用了下面的方法与步骤,小肠的解剖结构如图所示。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剪取2~3 cm小肠,冲洗干净。用解剖剪把小肠__纵__剖,放入盛有__清水__的培养皿中。
(2)先用肉眼观察小肠壁的内表面,发现有许多环形的__皱襞__,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小肠的内表面有一层绒毛状的突起,叫作__小肠绒毛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3)小肠内用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__肠液__、__胰液__、胆汁。
(4)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作__吸收__。在食物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小肠就可以直接吸收的物质是__维生素、水和无机盐__。
(5)某人为达到减肥的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消化和吸收__能力,这样做会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