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科学方法——推测:需要有__一定的证据__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__逻辑__,也需要有丰富的__联想和想象__。
2.原始地球
(1)形成时间:大约在__46亿__年前。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__没有氧气__。
3.米勒实验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气、氨等。
(2)火花放电模拟__闪电__。
(3)产物(证据):氨基酸。
(4)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__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__。
4.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
(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
(2)能量条件:紫外线、__高温__、__雷电__等。
(3)环境条件: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__原始海洋__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5.海洋化学起源说
原始生命诞生于__原始海洋__,原始生命起源于__非生命物质__,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方法:比较——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__相同和不同__之处。
2.证据
(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简单__、越__低等__、水生生物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__陆生__生物也越多。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可以推断鸟类可能由__爬行类__进化而来。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如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__近__,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3.动植物进化历程树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脊椎动物的大致进化历程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__简单__到__复杂__,由__低等__到__高等__,由__水生__到__陆生__。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生物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体色变化,是长期__自然选择__的结果。
2.生物进化的原因:__遗传和变异__(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__环境的改变__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3.自然选择学说
(1)创始人:__达尔文__。
(2)主要内容: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生存斗争_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具体为过度繁殖(__前提__);__生存斗争__(手段);遗传变异(__基础__);适者生存(__结果__)。
(3)意义:生物通过__遗传__、__变异__、__自然选择__而不断进化。
易错字 逻辑 遗体 化石 郑氏始孔子鸟
1.(2019·山东菏泽月考)下列支持“海洋化学起源说”的证据是( B )
①科学家经过检测发现,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中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
②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火花放电的方法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③1969年,人们在澳大利亚的陨石中发现了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④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氨基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2019·广东广州中考)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研究,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C )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鸟类
3.(2019·河南郑州期末)下图是在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复原图,它虽然看起来接近鸟类,却具有更多恐龙的体形特征,如具有牙齿、翅膀上长有爪子等。通过以上信息能够推断出的是( B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越晚近的地层中化石结构越复杂
B.由郑氏始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推测鸟类可能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
C.在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鱼类,其次是两栖类
D.郑氏始孔子鸟的身体结构说明它们不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导致灭绝
4.(2019·四川成都中考)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C )
A.生存竞争的结果 B.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
5.(2019·四川眉山中考)某种农药对杀灭东亚飞蝗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可用达尔文进化观点解释为( C )
A.造假非常严重,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蝗虫为了生存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经农药选择导致蝗虫抗药性逐年增强
D.蝗虫抗药性的形成是由农药的不定向选择导致的
6.(2019·湖南邵阳中考改编)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
7.下图是用于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学者__米勒__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原始大气__。
(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闪电__,为其提供能量。
(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_水蒸气__,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_原始海洋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氨基酸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无机物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8.地层好比一本书,化石就是其中的文字,记录下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下面是科学家根据化石总结的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对照表。
地质年代
生物的进化与发展
植物
动物
新生代
被子植物繁盛
人类繁盛
哺乳类繁盛
类人猿出现
中生代
被子植物出现
裸子植物繁盛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出现
硬骨鱼类出现,________繁盛
古生代
裸子植物出现
蕨类植物繁盛
原始陆地植物出现
藻类繁盛
爬行类出现,两栖类繁盛
鱼类繁盛,昆虫类繁盛
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
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
元古代
藻类出现
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
太古代
生命出现
—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最早出现在__元古__代。
(2)根据上表信息和化学进化理论,你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应该是__C__。
A.需要氧气,生活在水中
B.需要氧气,不生活在水中
C.不需要氧气,生活在水中
D.不需要氧气,不生活在水中
(3)化石既记载着地球的演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的演化历史。下列关于化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B__。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是同时出现的
C.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D.通过化石可以确定地质年代
(4)原始陆地植物出现后,陆地上繁盛的植物类群依次是__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__。
(5)纵观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__。
(6)根据上表所提供的信息,推测表格中横线处的动物类群是__爬行动物__,并且还可以分析出该类群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
9.(2019·安徽河池期中)根据下图,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尖而长(如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D__。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2)达尔文在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生龟类,它们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来的。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其原因。
①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__变异__,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_材料__。
②不同岛屿的特定环境的__选择__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龟类进化的__方向__。
10.下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地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甲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
①甲虫具有很强的__繁殖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当喷施杀虫剂1时,抗药性弱的甲虫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遗传__,甲虫抗药性越来越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定向的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
③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甲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1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自然选择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甲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__变异__重新适应环境。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有利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遗传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