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两课时,24张PPT+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两课时,24张PPT+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15:52:47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 对顶角、补角和余角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扶手
双杠
铁轨
情境导入


一、两直线位置关系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1. , 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2. ,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和_____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吗?


在同一个平面内
不相交

只有一个交点

在同一个平面内
相交
平行
探索新知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
是平行线 。 ( )
(3)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 )
×
×
×
同一平面内
直线








大家来找茬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
__两种。
平行
相交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



2

1
A
B
C
D
O
3
4
∠1和∠2有什么位置关系?

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与∠2有公共顶点O,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二、对顶角
图中还有没有其他对顶角?
观察·发现1

探索一
如图,(1) 指出∠1的边和顶点.
(2)把AO ,DO延长,得到 OC,OB ,形成∠2 ,观察这两个角,它们有什么特点?
(3)总结:对顶角的定义:
D
B
C
O
A
2
1




4
3
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图中还有没有其他对顶角?
(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1
2
C



1
2
D
D




1
2
A




1
2
B










认一认
(2)如图所示,直AB、CD相交于O点,OE是射线,则∠1的对顶角是 ,∠4的对顶角是 。

∠AOD
∠3
O

2

1
3
4
E
B
A
C
D









找一找
请你观察图中∠1和∠2这组对顶角,你发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观察·发现2




2
1
A
B
C
D
O
对顶角相等
???
已知: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O.
求证:∠1=∠2


  
探究对顶角性质:


A
B
D
C




证明:
O
1(
)2
∵∠1 +∠AOC =180° (平角定义)
∠2 +∠AOC =180°(平角定义)
∴∠1 = ∠2 (等式性质)
∴∠1 =180°-∠AOC
∴∠2 =180°-∠AOC
对顶角相等
!!!
(3)如图,已知∠DOE=90°,AB是经过点O的一条直线。如果∠AOC=700,那么∠BOF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算一算
∵∠AOC=70°(已知)
∴∠BOD=70°(对顶角相等)
∵∠DOE=90°(已知)
∴∠DOF=90°(平角定义)
∴∠BOF=∠DOF-∠DOB
=90°- 70°=20°
(1)定义中的“互为”一词如何理解?
(3)互补、互余的两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或公共边?
(2)∠1 + ∠2 + ∠3 = 180°,能说∠1 、∠2、 ∠3 互补吗?
三、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1、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这两个角互补?。
2、问题:
∠α ∠α的余角 ∠α的补角

77°
62°23′
x °

练习:

85°
13°
27°37′
90°-x °
175°
103°
117°37′
180°-x °
2.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多少?
=90°
180o-xo
思考:
1.锐角是否都有余角和补角?钝角呢?
(90o-xo)
-
∠α ∠α的余角 ∠α的补角

77°
62°23′
x °




85°
13°
27°37′
90°-x °
95°
145°
175°
103°
117°37′
180°-x °
85°
35°
不存在
不存在
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多少?
=90°
互余和互补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180o-xo-(90o-xo)
练习2:
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x °,则它的补角是(180-x°),
余角是(90°-x°) ,根据题意得:
180-x = 4 (90-x)
解得: x = 60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60 °。
图2—2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在图2—3中
问题1:哪些角互为补角?哪些角互为余角?
问题2:∠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3:∠AOC与∠BO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N

2










D
C
O

1
3
4
A
B

图2-3
四、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将图2-2抽象成图2-3,ON与DC交于点O,∠DON=∠CON=900,∠1=∠2。
∠AOC=∠BOD
∠3=∠4
(1)若∠1与∠2互余, ∠2与∠3互余,则 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
(2)若∠1与∠2互补, ∠2与∠3互补,则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
∠1= ∠3
同角的余角相等
∠1= ∠3
同角的补角相等
随堂演练
1.
互补的角
∠2=∠4 , ∠AOC=∠BOC=∠DOE=900 ∠1=∠3
互余的角
相等的角
∠1
∠3
∠AOE









∠DOB


C




A
O
B
D
E






4
3
1
2
2.如图A、O、 B在同一直线上,∠AOC= ∠DOE= 90°,找出图中

3.如图1-2-3,已知∠AOC与∠BOD都是直角,∠BOC=60°.
(1)求∠AOB和∠DOC的度数;
(2)∠A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
(3)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1) ∠AOB =30°, ∠DOC= 30°
(2) ∠AOB= ∠DOC
(3)成立
∠AOB =90°- ∠BOC
∠DOC =90°- ∠BOC
(1)如图①,△ABC中,∠C=90°.则∠A是∠B的 。
(2)变式训练:在①的基础上,作∠CDA=900,如图②.
a.则∠A的余角有哪几个?为什么?
b.请找出图中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C
A
B

C
A
B

D
图①
图②

2
1

4.
余角
∠ 2、 ∠B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再见
(共24张PPT)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 垂直
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a
b
平行


a

b
相交
一、知识回顾
直线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情境导入



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例如、如图,直线a与直线b垂直,点O叫垂足,直线a叫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叫直线a的垂线。



b
a
O
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
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一、垂直的定义
探索新知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特殊性1: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等于90°
特殊性4:记作:AB⊥CD(或 CD⊥AB),垂足为O
读作: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
特殊性2:交点有专有名字:垂足
特殊性3:画图表示方法独特





b
a
O
练习:? 已知四条直线围成一个长方形ABCD,说出图中所有各对互相垂直的直线。(用“ ”表示)




A
C
E
B
D
O
1
∴ ∠EOB=90°(垂直的定义)
∴ ∠ EOD= ∠ EOB+ ∠ BOD
=90 °+55 °=145 °
(
解:
∵ AB⊥OE (已知)
∵ ∠BOD= ∠1=55°
例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1=55°,求∠EOD的度数.
(对顶角相等)
问题:
这样画l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l
O
m
无数条
问题1:
①你能借助三角尺,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问题2:如果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
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说说你的画法和理由.






问题3: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互相垂直的
直线吗,试试看吧!请说明理由。
动手画一画:
问题1:请画出直线m和点A,你有几种画法?
问题2:过点A画直线m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
条?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概括你的发现。




l
A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上的一点A ,作l的垂线.
m
4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3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则所画直线m是过点A的直线l的垂线.
1.垂线的画法:
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l
A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外的一点A ,作l的垂线.
B
4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3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则所画直线AB是过点A的直线l的垂线.
2.垂线的画法: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结论: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能作一条,而且只能作一条.
问题:过已知直线 l 和l上(或外)的一点A ,作l的垂线,可以作几条?
注意:
(1)“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性。
(2)“过一点”中的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
(3)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1)
过点P 向线段AB 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C
1.选择:
练一练







E
E
E
注意:画线段(或射线)的垂线时,有时要将线段延长(或将射线反向延长)后再画垂线.
2.
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你能说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O
P

线段PO的长度即为所求。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P
A
B
C
m
D









垂线段的长度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垂线的性质(2)



C
















A
B


1.如图,画出
(1)从村庄A到货场B怎样走最近?为什么?
(2)从货场B到铁道怎样走最近?为什么?


练一练
2.如图:已知∠ACB=90°若 BC=4cm, AC=3cm,AB=5cm,
1.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 。 2.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 。3.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
4.你能求出点C到AB的距离吗?.

C
B
A

4cm
3cm
5cm


D


因为S△ABC
= 1/2 AB×CD
= 1/2 AC×BC
所以CD=2.4cm
1.垂线的定义
2.垂线的画法
一、放;二、靠;三、移;四、画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课堂小结
能过一点作出直线(或线段)的垂线(或垂线段), 并能区别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3、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