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修1考点突破:第14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必修1考点突破:第14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6-18 14: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讲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突破
对应训练
1.下图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场所Ⅲ是 。场所Ⅱ中的C进入相邻的场所Ⅰ,需穿过 层生物膜。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B最先出现在[ ] (物质)中。
(3)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小鼠细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
(4)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场所Ⅱ内,其遗传特点是 。
(5)若用仪器测得该植物细胞中物质C既无吸入也不放出,此时说明

(6)下图所示小麦和水稻幼苗呼吸作用的不同情况,其中曲线1说明: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参照曲线3,在图中画出水稻无氧呼吸的曲线。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4
(2)E H2O
(3)酶1和酶4
(4)母系遗传,后代无一定的分离比
(5)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6)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呼吸作用不再增加
水稻无氧呼吸的曲线如下图:
2.下图是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请分析回答:
(1)水中的[H]经①向②转移时,首先与[A] 结合形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发生在 中。
(2)[H]在马铃薯块茎细胞内经②→④转移时,未释放出的能量则贮存在 中。
(3)[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它是在 中完成的。
(4)[H]经⑤形成氨基酸的生理过程叫 。
人体内有 种氨基酸不可以经此途径转化,原因是

(5)下列哪项均不属于[H]经⑤形成的氨基酸 ( )
A.丙氨酸、亮氨酸 B.苯丙氨酸、丝氨酸 C.甲硫氨酸、异亮氨酸 D.缬氨酸、甘氨酸
答案 (1)三碳化合物 叶绿体基质
(2)乳酸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转氨基作用 8 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5)C
3.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发生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关系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是 ,物质b是 。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①是 阶段,②是 阶段。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③是此方式的 阶段,[ ](填序号)是此过程的第三阶段。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ATP的产生,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
答案 (1)葡萄糖 氧气
(2)叶绿体 暗反应 光反应 有氧呼吸 第二 ④
(3)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为生物体生命活动供能
4. (2008年宣武模拟)图中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答案 C
5.(2009年扬州模拟)下图是人体内以丙酮酸为中心的代谢途径,A、B、C、D代表不同物质,①~⑩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物质分别是 和 。
(2)⑦过程发生在 中,试写出葡萄糖经③⑦过程生成D物质的化学反应式 。若D物质在人体内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物质是 。
(3)过程④称之为 作用,在人体内苏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四种氨基酸中,能够通过④形成的是 。
(4)过程⑤在人体内 时会加强。
答案 (1)肌糖元 糖类、脂肪
(2)细胞质基质C6H12O6 2C3H6O3+能量(少量) 碳酸氢钠(NaHCO3)
(3)氨基转换 丙氨酸 (4)糖类和脂肪摄入量不足
6.如图表示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的简图,分析回答:
(1)能进行①或④生理活动的生物属于 型生物,它们分别进行①或④过程的区别在于: 。
(2)编号②和③生理活动所示能量的去向是

(3)植物完成⑤过程,首先以 的方式吸收NO-3。完成⑥过程要通过 作用,完成⑦过程首先要经过 作用。
(4)自然界中完成⑧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主要是 。
答案 (1)自养 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不同,①是利用光能,④是利用化学能
(2)供给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其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3)主动运输 氨基转换 脱氨基
(4)生物固氮
7.农技员为准确把握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请你预期一天内大棚中CO2浓度变化的最可能情况是图中哪条曲线所示 ( )
答案 A
8.图中纵轴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速度,横轴表示各种外界条件(其余的条件都是适宜的)。对曲线中M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横轴表示光照强度,则M点光合速度最大
B.若横轴表示CO2浓度,则M点光合速度最大
C.若横轴表示O2浓度,则M点呼吸速度最大
D.若横轴表示光照强度或CO2浓度,则M点表示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答案 D
9.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 ( )
答案 B
10.如图表示大气中O2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CO2的影响,其中A曲线代表CO2的释放量,B曲线代表O2的消耗量。贮藏水果时O2浓度应调节到 ( )
A.O点 B.K点 C.I点 D.Q点
答案 D
1.如图所示,将等质量的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内有一杯等体积的NaOH溶液或蒸馏水并用塞子塞紧的两个瓶中,各瓶分别与一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相连接,由此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变化量。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将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b高度是 ( )
A.a>b B.a=b C.a≥b D.a答案 D
2.(2007年江苏,26)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答案 B
3.比较动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恰当的是 ( )
A.糖类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
B.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
答案 B
4.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的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答案 D
5.有一个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则图中表示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的是 ( )
答案 D
6.(2009年通化质检)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答案 B
7.在小型圆底烧瓶内盛有等量的H2O2,迅速加入等量的下列图示中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下列装置中,沉入底部的烧瓶最先浮起的是 ( )
答案 C
8.小明以水蕴草为材料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 ( )
A.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B.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答案 D
9.(2009年兰州一中高三月考)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C.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 C
10.图示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过程②需要的酶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
D.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答案 B
11.(2009年乐山模拟)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 ,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 结合,生成大量的 。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f所代表的物质应是 。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 ,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 、 。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 (左、右)移动。
答案 (1)O2 [H] ATP和水 (2)18O2 (3)CO2和H2O 叶绿体的数量 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 (4)左
12.(2007年上海,37)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 ,c植物叶片出现在 。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 植物叶片。
(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5)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 。
(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 mg CO2/100 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 mg CO2/100 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 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 mg。
答案 (1)19∶00、5∶00 10∶00、15∶00 (2)b (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 (4)在10∶00~15∶00时之间,光合作用速度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
(5)a>b>c (6)78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