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6 16: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高力士
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宦官专权 第一阶段 批阅奏折
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
宦官专权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大家都内里坐,外事全凭老奴处置
皇帝老儿,咱俩
到底谁听谁的,
嗯?!
唐末宦官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宪宗以后到唐亡的9个皇帝,除敬宗以太子身份即位外,其余的都是由宦官废立。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二、黄巢起义
背景:
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黄巢起义
875—884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带来致命打击。
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朱温
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907——960年)
(902——979年)
政权 朝代 时间
吴 902-937
南方:十国

前后更迭/同时并存 前蜀 907-925
楚 907-951
吴越 907-978
闽 909-945
南汉 917-971
南平 924-963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北方) 951-979
政权 朝代 时间
北方:五代

前后更迭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7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凉糖浸寒粥
梁唐晋汉周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闵、楚十国
割据混乱中原乱
五代十国的根源: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五代十国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课堂整合




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后梁灭唐(唐朝灭亡)




1、( )年至763年,( )和部将( )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2、唐朝后期,( )专权、( )割据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爆发了( )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给唐朝致命打击。( )年,()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3、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 )( )( )(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9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史称( )。
4、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 )的延续。
1、755;安禄山;史思明;2、宦官;藩镇;黄巢;907;朱温;3、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十国;4、藩镇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