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唱歌 小蜻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唱歌 小蜻蜓》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16 15:3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蜻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蜻蜓》选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七课的歌曲,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虫忙的情景,结束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时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学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贯穿始终,创设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创造。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 ,渗透保护益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2.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猜谜、聆听、创编、表演、用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表演,了解四三拍节奏,会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难点: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播放上一课学习的《小青蛙找家》师生共同律动进入教室。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关于动物的歌曲《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也有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想知道它是谁嘛?
谜语:头上两只大眼睛,
身体细长轻又轻,
一双翅膀薄有明,
捕捉虫子有本领。
生:蜻蜓!
师: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做《小蜻蜓》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欣赏歌曲,初步感知
1、聆听歌曲, 随音乐晃动身体,初步感知音乐情绪和节奏。
小蜻蜓今天来到我们班,非常开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们看——
2、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抒情优美)
3、聆听歌曲,听出歌词内容,
师:老师来问一问,小蜻蜓吃粮食吗?吃菜吗?那它吃什么呀?(蚊子)
a、蚊子同学们喜不喜欢啊?不喜欢,为什么?对,蚊子是害虫,到了夏天蚊子会吸我们的血。
b、那小蜻蜓把不好的蚊子吃掉了,帮我们捉住了害虫,它对我们有帮助,是不是益虫啊?
c、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是益虫吗?益虫就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昆虫。
d、我们要保护益虫。
3、学唱歌曲
过渡语:小蜻蜓听了我们送给它的歌,心里很高兴。它刚才悄悄地跟我说它更希望听小朋友们亲自唱给它听,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会这首歌,等会唱给小蜻蜓听吧。
1)、教师范唱《小蜻蜓》,并随音乐在黑板上画出蜻蜓。
2)、 学生小声哼唱,试着自己画一画
师:这首歌好不好听?那我们是不是要给它拍拍手、鼓鼓掌呢?先听老师是怎么给这首歌拍手的。(师按照3/4拍的强弱规律给乐曲拍手)
3)、歌曲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
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
4)、完整演唱
5)、用碰铃伴奏?
?(1)、认识碰铃 ????????教师介绍碰铃:两个铜铃组成的打击乐器,发音清脆悦耳。 ?????????示范演奏姿势。再请生自己敲击练习。提问:为什么有的敲击后会响,有的不会?仔细观察得出:不要紧抓碰钟,要拿下面绳子的部分。
(2)、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可参照图示。
4、创编活动
(1)、 创编舞蹈动作(学生先自由想象、发挥、后师进行教导);
(2)、 学生上台表演。
(3)、给学生分组、一组唱歌、一组用碰铃伴奏、一组舞蹈表演,教师融入其中,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5、小结下课
小朋友,蜻蜓一天能吃二十多只蚊子,一年下来要吃掉一千只多蚊子呢!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宁,请保护我们身边的益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