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教案+作业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教案+作业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7 12:23:14

文档简介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评价对应记叙的小事是:叶圣陶对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者曾去看望叶圣陶不遇,之后叶圣陶十分悔恨,并为作者沦为住旅店而感到悲伤。这令作者感慨:“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从这些小事和作者的评价来看,叶圣陶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
二、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
参考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夜,一边是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一边是不幸的消息传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示例】语句:“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品析:“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三、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参考答案: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用三个短句表达三层意思,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积累拓展
四、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点拨:可选择自己最近写过的一篇作文,从字、词、句及标点等方面做些修改,使文章更简洁。
参考答案: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文风的“简洁”。关于繁简和修改,他“只说字”,偏重用语,强调“可简就绝不该繁”。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加简洁。
五、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给人看稿一丝不苟,不仅要改正笔误,理顺词句,甚至要描清标点;为普及汉语言文字知识和语文教育教学做了大量工作;给吕叔湘先生送书法作品,并为其女的文章题诗,待人诚挚;和吕叔湘先生一同避暑和视察的情形;等等。
本文所记叙的事和课文一样都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温良、倾其全力专注于事业。除此之外,从此文还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文字知识及语文教育教学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友人的关怀鼓励,充满文人情怀和雅趣;淡泊名利,不爱无谓的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等。
课件30张PPT。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
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3.品味文章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一期。有删改。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读准字音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
新课导入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去深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格。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
①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感悟精彩句子】?
“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读了总写叶先生品德的这些语句,你有何感受?
忆初见叶老,印象肤浅;写诸多前辈,烘托叶老品德高尚;引用孔夫子名言,对比中尽显叶老堪为人之师表。
【把握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情感表达真实。
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
2.人物刻画鲜活。
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用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
3.文风朴素简洁。
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你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写人物,写一个片段作文。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次教案设计主要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让学生课前自主去查询叶圣陶相关资料,对他有自己的初步印象;二是让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写片段作文,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种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成效,下次还可以继续采用。
方法指导:
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1)认真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是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的。(2)多留意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一个眼神,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一连串的动作等。(3)在与他周围人物的对比中,或与自身前后变化的对比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比的表现方法是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4)通过文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议论、评价,从侧面更完好、更全面的把握人物的性格。
素材积累:
叶圣陶轶事一则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课件37张PPT。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自主阅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本文行文平易朴素、内涵深厚的特点。(重点)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重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难点)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流年碎影》《负暄琐话》等。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有删改。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叶圣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聘请张中行到人教社工作。张中行以在北京多年、普通话好的优势,在工作之余协助叶圣陶先生编辑了多种语文读物。张中行也一直敬佩叶圣陶先生的为人。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逝世,3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丁卯 躬行 生疏 商酌 慎重
譬如 累赘 拖沓 妥帖 恳切
朦胧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鞠躬尽瘁mǎoɡōnɡzhuópìshūzhuìtàtiēcuìménɡlónɡhuìshènkěnpèi商酌:商量斟酌。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帖:妥当合适。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待人厚律己严泛指零星片段的事情。 快速读课文(5分钟内读完),说说从这些小事情中,你看出了叶圣陶先生有哪些过人的品行?以小见大,通过小事看出大节。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第二部分(2-8)列举具体事例,赞扬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待人厚、律己严。第三部分(9)作者谈对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思考。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细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的写作原因是什么?纪念叶老先生 衬托:除夕响着鞭炮,以欢快的新年乐景衬托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时的哀情,倍增其哀。双层的悲哀文章首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交代写作缘由,突出“我”对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悲痛心情,表明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认真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用了哪些名言来概括叶老先生的高尚品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 写诸多前辈,烘托叶老品德高尚。 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孔夫子叶老堪为人之师表。引用《论语》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论语》中的话,指出孔老夫子“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事,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将二者进行对比,高度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品德之高尚。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待人厚1.修改文章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不敢草率了事。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待人平易,为学谦虚2.送客 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待人真诚,关怀备至3.复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悔恨”是说叶先生因为去天坛看花,错过了作者的拜访时间而感到懊悔。为人宽厚,不摆架子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的“悲伤”和“我”的“悲伤”是否相同?律己严1.主张“写话”风格 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2.重视“简洁”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简洁程度:可简就绝不该繁。3.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高度重视,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主张苦心“写话”与“简洁”核心 此二者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叶圣陶先生的“主张”和“苦心”其核心是什么? 文章结尾段落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抒情和议论,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和钦佩之情;以议论的方式,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向叶圣陶先生学习的希望,深化主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待人厚修改文章送客复信律己严主张“写话”风格重视“简洁”力求完美沉痛缅怀
无限敬仰写作缘由:先生逝世,“我”心悲哀具体叙述总写:品德高尚分写总结思考:追怀业绩,学习效仿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严谨自律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仰慕之情。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作者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时间很长,了解他的很多事迹,但作者仅选取了“待人厚”和“律己严”两方面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叶圣陶先生高尚的品德,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2.叙述平实,明白如话。
文章语言平易自然,既没有堆砌华词丽句,也没有运用过多的修辞;既没有精致的描写,也没有深沉的抒情。所用大都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平实质朴,细致恳切,却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情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叶圣陶先生名言名句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