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知识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知识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16 15: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儿童心里,动物是可爱迷人的,是他们可以平等交流玩耍的伙伴和朋友,喜欢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在自娱自乐中模仿动物的叫声和神态。本单元是“音乐中的动物”,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将爱的内涵扩大和延伸。
继“声音的强弱”之后,“声音的长短”是本册教科书中的第二个知识点,也是贯穿真个音乐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音乐要素。本课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感受声音的长短,并能用相对应的图形或线条来表示。其次,通过“恒拍”练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拍子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音符、节拍等音乐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模仿、分辨动物的叫声或生活中的声音,感受声音的长短。
2、“恒拍”练习,培养学生节奏感。利用长短音不同的动物叫声进行组合,初步进行多声部的训练。
3、在感受不同小动物的叫声长短后能够引发学生们对动物们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辨对比声音的长短能用线和点来表示。
难点:利用长短不同的动物叫声进行二声部组合训练
【教具】
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代入,激发兴趣
生随音乐拍手进教室
师生问好
师:在上课前老师想来考一考大家,线段哪个是连续的?哪个是断开的?
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聆听下面两段音乐,哪个是用线表示?哪个
是用点来表示的?
生听候进行连线
发现神奇的两只小蜜蜂
生操作将两只小蜜蜂拖出,总结哪个声音是短的,哪个是长的。
再听两组声音
生白板画出与之对应的线条,拖出小蜜蜂。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强弱”,对声音已然不陌生,用线和点来表示声音的长短,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还设计了学生们亲自到讲台上白板操作,使课堂效果呈现更好。)

二、神秘嘉宾,开拓视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神奇的书,我们一起来听听书中的声音的长短。(救护车、警车、私家车、琢磨鸟等等)
生:回答(‘用线来表示救护车的声音是长音’。)
师:那开学至今我们还学习过很多种打击乐器,考一考大家打击乐器是长还是短?
教师出示铃鼓、碰铃、三角铁及木鱼
生认真聆听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更多同学们熟悉的的声音引入课堂,使全班同学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在此过程中还锻炼孩子们要学会说完整话来表述声音的长短练习)

三、小动物叫声体验的长短与节奏
师:老师今天不但带来了神奇的笔和打击乐器,还邀请了很多森林中的小动物,我们来瞧一瞧他们都是谁呢?
师引领学生们来说:(小蜜蜂、猫、羊、狗等等)
提问小动物的叫声,学生进行模仿。
老师带来的小动物可是有节奏的,大家一起进行练习。
每个小动物都来总结声音的长短(说完整话)
师:小蜜蜂发生什么样的声音?
生:模仿
师:老师今天带来的小蜜蜂他的声音是有节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叫的?
生进行模仿
生总结声音的长短
师: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长音是连绵悠长的、短音是轻快短促的。
(设计意图:通过“恒拍”练习,锻炼学生们的节奏感,为以后的学习无论是唱歌还是欣赏最为铺垫。)
四、动物们的声部练习
师:那我们知道了每个小动物的声音特点,如果两种小动物在一起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蜜蜂和小狗等二声部节奏练习)
生分为两声部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利用长短不同动物叫声组合,初步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进一步深刻感受声音的长短。)
五、小结
师:那除了老师今天邀请的小动物之外,大森林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牛、狮子等等),请同学们利用课间时间和你的好朋友玩一玩声音长短组合的游戏。


(设计意图:概括了今天课堂的主要内容,呼吁孩子们利用闲暇时间多加练习,多多关注身边那些可爱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