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并能对其作出简要的评价。
2.
通过实例能描述出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的优势。
3.
结合图文资料能分析出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
4.
根据有关图文资料,说出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
能以西双版纳为例,说明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西双版纳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图片,问:①这个地区是哪里?②这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你知道为什么吗?
【动植物王国】
1.
读图8.1和图8.2,回答:
1
西双版纳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的国家)
纬度位置:处于北回归线与20°N之间
海陆位置:虽然位于内陆,但离太平洋和印度洋举例较近,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气候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邻的国家: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国水路相通。
2
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读图8.3,分析:
1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2
景洪的气候类型
3
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和自然景观。
学生回答
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3.读图8.4和图8.5,分组讨论:
①简要说明这些动植物资源生长需要的条件。
3
双版纳为什么被称为“动植物王国”?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
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4.西双版纳地区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旅游胜地】
1.
文化生活
风景优美的额西双版纳是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的圣地,它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
1
双版纳有哪些少数民族?
2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
3
这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有哪些?
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
2.
旅游业的发展,读图8.6
1
西双版纳与相邻国家的交通状况如何?
2
开辟了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的精品线路,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好处是什么?
3
西双版纳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3.分析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完成书上“积极参与”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