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积累(46分)
1.读拼音,写汉字。(10分)
小嘎子精神抖sǒu( ),zhànɡ( )着自己灵活,qī
( )负对手shǎ( )大黑粗,总想使巧招。可小胖墩儿不
露一点儿破zhàn( ),任你怎样推拉náo( )顶,硬是
bān(扳 )不动他。他还抓住手wàn( )往旁侧里一推,小
嘎子shuāi( )了一jiāo( )。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嘎
?
(gǎ jiǎ)子 豆浆?
(jiāng jiǎng)
严监
?
(jiān jiàn)生 绊?
(bàn pàn)倒
欺诈
?
(zhà zuò) 露馅?
(xàn xiàn)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放诞?
无礼( )
①荒唐的,不合情理的;②人出生;③生日。
(2)手疾?
眼快( )
①疾病;②痛恨;③急速,猛烈;④痛苦。
(3)妙不可言?
( )
①话;②说;③汉语中的一个字叫一言。
4.从每组的两句话中找出一对近义词。(6分)
(1)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 )———( )
(2)
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 )———( )
(3)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
( )———( )
5.填字成词,并选词填空。(6分)
( )大腰粗 巧舌如( ) 点头( )腰
( )奕奕 ( )步如飞 语重心( )
(1)爷爷虽年近七旬,却红光满面,( ),让年轻人
羡慕。
(2)在领导面前,王锋真是( ),特别善于奉承。
6.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手法。(4分)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
发亮。( )
(2)每天早上,容容总是搬着椅子,爬上去,踮起脚。( )
(3)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
见面?”(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
形象轰然倒去。(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写的《小兵张嘎》中的主人翁。(缩写
句子)
(2)最关心的曹小三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修改
病句)
(3)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改为陈述句)
(4)在句子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①( )刷子李具有超凡的技艺,( )大家都很敬
佩他。
②学习本组课文,我们( )要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
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要学会在
习作中运用。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本单元课文作家们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众多形象
鲜明的人物。有侧重动作描写的《小兵张嘎》中的 ;
有侧重 描写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的祥子;有抓住
细节刻画的“吝啬鬼” ;更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完
美融合,反映师傅高超技艺的《 》。其中,祥子是老舍
写的小说《 》中的形象。
二、课内阅读(12分)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
?
(shì sì)一日,再不回头。诸
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
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
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呢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
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
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
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
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
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
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
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
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
?
(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
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
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9.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2分)
10.在“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11.在这个片段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的 、
的描写来刻画他守财奴的形象。(2分)
12.片段中严监生摇了三次头,选择下列每次摇头的含义。
(3分)
A.不仅推测错误而且涉及敏感的银子。
B.推测错误而又体力难支。
C.推测错误。
(1)第一次,严监生对大侄子摇头,表示:( )
(2)第二次,严监生对二侄子摇头,表示:( )
(3)第三次,严监生对奶妈摇头,表示:( )
13.假如严监生能够说话,他可能会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
说些什么呢? (3分)
·97·
·100 ·
三、课外阅读(12分)
穿街走巷的吆喝声
每当黄昏,落日渐渐往西边沉下时,我站在阳台上,在那昏
黄的余晖中,总能看见一个中年妇女的影子。
她把头发盘成一个髻,穿着旧式的碎花衣服,骑着一辆送货
的自行车,载着她的沙河粉和咸肉粽,每天6:30准时经过我家
门口;我在屋里便能听见她那拖得长长的吆喝:“沙———河
粉———,咸———肉粽———”“沙———河粉———,咸———肉粽———”
那声声吆喝伴着她渐行渐远,她已走出好远,耳朵里仍然回荡着
她那独特的音调
?
(tiáo diào),像北方的信天游,像儿时的童
谣,在你人生的电影里,凝成亘(ɡèn)古不变的黑白剪辑。
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直刷刷地打在地面上,雨点在空中
积聚在一起,组成细密的雨帘。天空的闪电划出一道道银白色
的光。天边响着轰隆隆的雷。我站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杯热
茶,看那迷蒙在烟雨中的大街小巷和急匆匆赶路的行
?
(hánɡ
xínɡ)人。远远地,我看见一个中年妇女的身影。她披着一件深????????????????????????????
蓝色的旧式雨衣,骑着那辆老式自行车,在细密的雨中,以她独
????????????????????????????????????????????????????????????????????????????????????????????????????????????????????????????????
特的 音 调 有 节 奏 地 吆 喝 起 来:
????????????????????????????????????????????????????????????????????
“沙———河 粉———,咸———肉
粽———”她那一声声吆喝,穿过雨帘,飘进千万家。那一声声吆
喝,听起来是多么欢快,如一曲生活欢乐颂。她那穿梭在大街小
巷的背影,成了别人眼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一声一声的吆喝犹
如一根根平滑的线条,从嗓子里滑出,交织成一张五线谱,吆喝
出振奋人心的生活进行曲。
“沙———河粉———,咸———肉粽———”这声音在大街小巷越
传
?
(zhuàn chuán)越响,越传越久,久久地,久久地回荡……
在雨帘中,我看着她远去的模糊背影,读懂了蕴含在吆喝里
的坚强、乐观以及简单的快乐。
“收烂铜烂铁、烂胶鞋———”“修———洗衣机、空调、热水
器———”……
这些带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叫卖声,像夏日雨后泥土的清香,
扑进你的鼻子,让你闻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它们又如历史符号,
记下了你成长路上一段特别的记忆。
14.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15.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 )(2分)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肖像描写 D.语言描写
16.从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 )(3分)
A.踏实、勇敢。 B.吃苦耐劳。 C.朴实、能干。
17.“她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背影,成了别人眼里一道美丽的风
景。”请你发挥想象,为这幅美丽的风景配上一段话。(50字
左右)(4分)
四、习作(30分)
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的本事真令人叫绝。我们
的身边也有这样身怀绝技的人。他可能是你的老师,可能是
你的家长,也有可能就是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今天,我们
就来写这样一个“技惊四座”之人。
要求:适当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方法,写出人物
某一方面的特长。内容真实具体,语言连贯,题目自拟,不少
于400字。
·99·
·98 ·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积累(46分)
1.读拼音,写汉字。(10分)
小嘎子精神抖sǒu(擞 ),zhànɡ(仗 )着自己灵活,qī
(欺 )负对手shǎ(傻 )大黑粗,总想使巧招。可小胖墩儿不
露一点儿破zhàn(绽 ),任你怎样推拉náo(挠 )顶,硬是
bān(扳 )不动他。他还抓住手wàn(腕 )往旁侧里一推,小
嘎子shuāi(摔 )了一jiāo(跤 )。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嘎
?
(gǎ√ jiǎ)子 豆浆?
(jiāng√ jiǎng)
严监
?
(jiān jiàn√)生 绊?
(bàn√ pàn)倒
欺诈
?
(zhà√ zuò) 露馅?
(xàn xiàn√)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放诞?
无礼(① )
①荒唐的,不合情理的;②人出生;③生日。
(2)手疾?
眼快(③ )
①疾病;②痛恨;③急速,猛烈;④痛苦。
(3)妙不可言?
(② )
①话;②说;③汉语中的一个字叫一言。
4.从每组的两句话中找出一对近义词。(6分)
(1)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气派 )———(派头 )
(2)
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难堪 )———(窘况 )
(3)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
(登时 )———(立时 )
5.填字成词,并选词填空。(6分)
(膀 )大腰粗 巧舌如(簧 ) 点头(哈 )腰
(神采 )奕奕 (健 )步如飞 语重心(长 )
(1)爷爷虽年近七旬,却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让年轻人
羡慕。
(2)在领导面前,王锋真是(巧舌如簧 ),特别善于奉承。
6.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手法。(4分)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
发亮。(外貌描写 )
(2)每天早上,容容总是搬着椅子,爬上去,踮起脚。(动作描写 )
(3)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
见面?”(语言描写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
形象轰然倒去。(心理描写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写的《小兵张嘎》中的主人翁。(缩写
句子)
小嘎子是主人翁。
(2)最关心的曹小三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修改
病句)
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3)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改为陈述句)
曹小三看不出来。
(4)在句子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①(因为 )刷子李具有超凡的技艺,(所以 )大家都很敬
佩他。
②学习本组课文,我们(不但 )要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
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而且 )要学会在
习作中运用。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本单元课文作家们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众多形象
鲜明的人物。有侧重动作描写的《小兵张嘎》中的 小嘎子 ;
有侧重 外貌 描写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的祥子;有抓住
细节刻画的“吝啬鬼”严监生 ;更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完
美融合,反映师傅高超技艺的《刷子李 》。其中,祥子是老舍
写的小说《骆驼祥子 》中的形象。
二、课内阅读(12分)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
?
(shì sì√)一日,再不回头。诸
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
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
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呢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
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
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
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
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
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
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
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
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
?
(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
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
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9.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2分)
10.在“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11.在这个片段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的 动作 、神态
的描写来刻画他守财奴的形象。(2分)
12.片段中严监生摇了三次头,选择下列每次摇头的含义。
(3分)
A.不仅推测错误而且涉及敏感的银子。
B.推测错误而又体力难支。
C.推测错误。
(1)第一次,严监生对大侄子摇头,表示:(C )
(2)第二次,严监生对二侄子摇头,表示:(A )
(3)第三次,严监生对奶妈摇头,表示:(B )
13.假如严监生能够说话,他可能会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
说些什么呢? (3分)
他可能会说:“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太浪费了,赶快挑掉
一茎吧。”
·97·
·100 ·
三、课外阅读(12分)
穿街走巷的吆喝声
每当黄昏,落日渐渐往西边沉下时,我站在阳台上,在那昏
黄的余晖中,总能看见一个中年妇女的影子。
她把头发盘成一个髻,穿着旧式的碎花衣服,骑着一辆送货
的自行车,载着她的沙河粉和咸肉粽,每天6:30准时经过我家
门口;我在屋里便能听见她那拖得长长的吆喝:“沙———河
粉———,咸———肉粽———”“沙———河粉———,咸———肉粽———”
那声声吆喝伴着她渐行渐远,她已走出好远,耳朵里仍然回荡着
她那独特的音调
?
(tiáo diào√),像北方的信天游,像儿时的童
谣,在你人生的电影里,凝成亘(ɡèn)古不变的黑白剪辑。
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直刷刷地打在地面上,雨点在空中
积聚在一起,组成细密的雨帘。天空的闪电划出一道道银白色
的光。天边响着轰隆隆的雷。我站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杯热
茶,看那迷蒙在烟雨中的大街小巷和急匆匆赶路的行
?
(hánɡ
xínɡ√)人。远远地,我看见一个中年妇女的身影。她披着一件深????????????????????????????
蓝色的旧式雨衣,骑着那辆老式自行车,在细密的雨中,以她独
????????????????????????????????????????????????????????????????????????????????????????????????????????????????????????????????
特的 音 调 有 节 奏 地 吆 喝 起 来:
????????????????????????????????????????????????????????????????????
“沙———河 粉———,咸———肉
粽———”她那一声声吆喝,穿过雨帘,飘进千万家。那一声声吆
喝,听起来是多么欢快,如一曲生活欢乐颂。她那穿梭在大街小
巷的背影,成了别人眼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一声一声的吆喝犹
如一根根平滑的线条,从嗓子里滑出,交织成一张五线谱,吆喝
出振奋人心的生活进行曲。
“沙———河粉———,咸———肉粽———”这声音在大街小巷越
传
?
(zhuàn chuán√)越响,越传越久,久久地,久久地回荡……
在雨帘中,我看着她远去的模糊背影,读懂了蕴含在吆喝里
的坚强、乐观以及简单的快乐。
“收烂铜烂铁、烂胶鞋———”“修———洗衣机、空调、热水
器———”……
这些带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叫卖声,像夏日雨后泥土的清香,
扑进你的鼻子,让你闻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它们又如历史符号,
记下了你成长路上一段特别的记忆。
14.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15.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B )(2分)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肖像描写 D.语言描写
16.从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C )(3分)
A.踏实、勇敢。 B.吃苦耐劳。 C.朴实、能干。
17.“她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背影,成了别人眼里一道美丽的风
景。”请你发挥想象,为这幅美丽的风景配上一段话。(50字
左右)(4分)
示例:风雨对她来说又算什么呢? 坚持每天为别人送上热
热的沙河粉和香香的咸肉粽是她生活中的快乐,能卖出更多
是她生活的希望。
四、习作(30分)
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的本事真令人叫绝。我们
的身边也有这样身怀绝技的人。他可能是你的老师,可能是
你的家长,也有可能就是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今天,我们
就来写这样一个“技惊四座”之人。
要求:适当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方法,写出人物
某一方面的特长。内容真实具体,语言连贯,题目自拟,不少
于400字。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