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4.1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4.1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17 08:06:03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文档简介
2020春北师大版七下数学4.1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为三类,即:_____.
2.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 ①如果∠A=90°,∠C=55°,那么∠B=_____;②如果∠A=90°,∠B-∠C=24°,那么∠B=_____,∠C=_____;③如果∠C=4∠A,∠A+∠B=100°,那么∠A=_____,∠B=_____.
3.如图1,在直角△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BCD=35°,则∠A=_____.
4.如图2,已知∠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可得:∠1=_____,∠2=_____.(填写图中的角)
图1 图2
5.如图3,AE是△ABC中∠A的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高线.
①∵AE是△ABC的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
②∵AD是△ABC的高
∴∠_____=∠_____=90°
图3 图4
6.如图4,BF⊥AF,EC⊥AF,CD⊥AB,垂足为F、C、D,在△ABF中_____是AF边上的高,在△ACE中CE是_____边上的高,CD是△_____中_____边上的高,是△_____中_____边上的高,也是△_____中_____上的高.
二、选择题
7.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B.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8.△ABC中,已知a=8,b=5,则c为( )
A.c=3
B.c=13
C.c可以是任意正实数
D.c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
9.如图5,P为△ABC内一点,则∠A与∠P的大小关系是( )
图5
A.∠A>∠P
B.∠A<∠P
C.∠A=∠P
D.无法确定
10.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 cm、2 cm、3 cm
B.1 cm、4 cm、2 cm
C.2 cm、3 cm、4 cm
D.6 cm、2 cm、3 cm
11.△ABC中,如果∠A-∠B=90°,那么△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解答题
12.如图6所示,A、B、C、D四点可以构成多少个三角形?请写出上述三角形.
图6
13.用纸任意剪三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列要求用折纸的方法折出线段.
①三角形的所有的角平分线;
②三角形的所有的高.
*14.用橡皮筋把四根筷子扎成一个方框,此时方框的形状不固定,至少再给你几根筷子,可以把这个方框的形状固定.
参考答案
一、1.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①35° ②57° 33° ③20° 80°
3.35° 4.∠B ∠A
5.①BAE CAE BAC ②BDA CDA
6.BF AC ACE AE CDE ED ADC AD边
二、7.D 8.D 9.B 10.C 11.C
三、
12.可以构成4个三角形,它们是△ABC、△ABD、△ACD、△BCD
13.略
14.只要斜着再扎一根筷子,把方框构成两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方框的形状不变
《4.1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2
1,一个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它们长分别为50cm,70cm,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为xcm,则x的取值范是 .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 ,
如果第三边长为偶数,则次三角形的周长为 .
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已知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
长为 .
4,已知五条线段长分别为1cm,2cm,3cm,4cm,5cm,以其中三条为边长可以构成 个不同的三角形.
5,在△ABC中,若∠B=∠C=40o,则∠A= .
6,在△ABC中,∠ABC=90o,∠C=43o,则∠A= .
7,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若∠B=50o,∠C=70 o,则∠ADC= .
8,如果△ABC中,∠A:∠B:∠C=2:3:5,则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应为 .
9,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 .
10,△ABC中,三边长为a,b,c,且a>b>c,若b=8,c=3,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
11,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 )
A.30o B.45o C.60o D.90o
12,在△ABC中,∠A=50o,∠B,∠C的平分线相交于0,则∠BOC的度数为( )
A.65o B.130o C.115o D.100o
13,如图所示,图中的三角形有( )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14,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
|a+b-c|+|b-c-a|-|c-a-b|.
15,三角形中有一边比第二条边长3cm,这条边又比第三条边短4cm,这个三角
形的周长为28cm,求最短边的长。
参考答案
1,20
7,80o 8,直角三角形 9,135o 10,C 11,C 12,C
13,B 14,由a+b>c知,a+b-c>0,b-c-a=b-(a+c)<0,c-a-b=c-(a+b)<0,
故|a+b-c|+|b-c-a|-|c-a+b|=a+b-c+a+c-b+a-b-c=3a-b-c
15,设第二边长为xcm,则第一边长为(x+3)cm,第三边长为(x+7)cm,又x+x+3+x+7=3x+10=28,解得x=6cm即为最短边长.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整式的乘法
5 平方差公式
6 完全平方公式
7 整式的除法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角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四章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2 图形的全等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 用尺规作三角形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 轴对称现象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第六章 概率初步
1 感受可能性
2 频率的稳定性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