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7 19: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一、“美”人之殇
1.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2.胡佛政府的决策失败;
3.改良的历史传统;
4.罗斯福上台.
胡佛反危机政策措施的核心是“自愿联合政策”。该政策的形成除了受其本人“自由放任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之外, 还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及经济思潮相联系。
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 预示着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的没落。
同时, 也为后来成功对付大危机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它标志着罗斯福(某种意义上也是美国的 )已把其政治理想扩展到最高阶段——世界秩序的建立。同时“ 四大自由” 也是罗斯福“ 新政” 的必然逻辑的发展。
——管洪亮、于文杰《罗斯福 “ 四大自由”思想的历史渊源》
FreedomofSpeech
FreedomofWorship
Fedom from Want
Freedom from Fear
(言论自由)
(信仰自由)
(经济自由)
(安全自由)
二、美芹之献
言论自由
信仰自由
经济自由
安全自由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财政金融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①银行修整,恢复信用③央行扩权;②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④管制证券。
①恢复金融秩序,稳定人
心;②保证工农业生产

①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②环节监督;③防止过剩;④调整关系。
①防止盲目生产
②缓和阶级矛盾

①成立农业调整署;②调控市场;
③补贴农民;④调整结构。

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复苏。

经济新政
社会保障新政
材料二:1935年,罗斯福认为过多的直接救济会伤害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此,建立工程振兴局,拨款50亿美元,计划为50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
材料三: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不久即安排人起草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要求该案能使每一个美国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都有保障。1935年8月,社会保障法由国会通过。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该署拨配5亿美元作紧急救济之用。紧急救济以直接救济为主,即直接向贫困人群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他物资。



开展紧急救济
实施“以工代赈”
制定社会保障法
环境新政
材料一:1933年,最早成立的是土地侵蚀管理局,该局隶属于内政部(后改称土地资源保护局,改属农业部)。接着,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成立。
材料二:1933年,国会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同年,国会所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中也有鼓励休耕的内容。1934年,制定泰勒放牧法,规定建立放牧区,实行放牧许可证制和放牧收费制度。1935年,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法。1936年,制定洪水控制法、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州水土保持法。
材料三:环境工程以水土保持示范区为代表,1937~1941年,各州共建立500多个水土保持示范区。大工程以田纳西河流整治工程为代表。这是一个全流域的综合整治工程,而环境保护是其核心目标。



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
环境保护立法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外交新政
材料一: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苏俄建立,美国拒绝承认。1922年,苏联建立,美国拒绝承认。更有甚者,罗斯福的前任胡佛总统1931年8月还公然宣称,他一生的目的就是消灭苏联。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务实开明的外交政策,积极准备与苏联建交。
材料二:罗斯福在第一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就他明确地宣布:“在世界政策方面,我将使美国致力于奉行睦邻政策。美国作为他们的邻国,应当坚决尊重自己,同时因为自尊而尊重他人的权利。”罗斯福政府基本做到了拉美国家的进入“睦邻外交”。
材料三:孤立主义是美国外交的传统,在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孤立主义仍左右着美国的外交政策.罗斯福在任时期,迫使国会修改中立法到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
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
从孤立主义到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政治体制新政
材料二:首先,他以“紧急”为由,经常强烈要求国会在他希望的日子举行会议,以通过他希望通过的法案。据统计,罗斯福一共635次行使否决权,而在此前,所有总统使用否决权的总数是1131次。国会经常等待罗斯福领导或指导的行政班子、专门委员会等提出法案供其审议。
材料一:1939年,在罗斯福的多方催促下,国会通过《行政改组法》,但罗斯福并不满足。同年,他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将原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规划委员会等归于其下。
材料三: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司法改革法案。这
个法案虽未通过,但罗斯福通过其他办法使最高法院
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以后,最高法院采取“司法克制”
再未推翻任何一项“新政”立法。



构建“大政府”
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
扮演“议长”角色
  报纸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社会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 ---罗斯福
他们只知道追求私利者一代的法则,他们没有远见,而没有远见的人必将灭亡。
--- 罗斯福谴责大资本家
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衷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
度过危机——逐渐走出危机,生产力得到恢复。

维护民主——中下层民众得到好处,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开创模式——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探索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唯物史观)
(社会史观)
(现代化史观)

三、传为“美”谈
多元史观罗斯福新政之影响
1.经济(直接):


2.政治(间接):


3.制度(深远):
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1949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三、传为“美”谈
(2018·江苏高考)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政府态度:“小政府” Vs “大政府”

罗斯福新政是对自由的威胁吗?
“大政府”
“行政扩张”
“计划调控”
“劳工抗衡”
“公民权利”

1933
“Rooseveltcare”
失败
漫漫医改路
2010
“Obamacare”
通过
1933
“Rooseveltcare”
失败
2010
“Obamacare”
通过
1933
“Rooseveltcare”
失败
2017
“Trumpcare”
替换
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
——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Heraclitus
Face the fear
and
Make the change!
(直面恐惧,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