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比例的意义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比例的意义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20: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通过多样化教学,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数学的思维能力。
3.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关于比的知识,你掌握了哪些?
2.化简比并比值。???8:18????0.9:5.4??????1/4:1/12
【设计说明:上学期,学生已经理解了比的意义,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但比的后续知识是什么,他不知道。教师为学生提供先行,告诉他们将要学习的知识是较大的知识单元的一部分,构建学习数学的知识网络,课开始,谈话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自然的引出比并且复习有关知识,为新授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 课件出示例题中的两幅图,同学们,老师拍了一张风景照,现在把这张照片放大,这是放大前后的两张照片。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试试看!
(2).引导、交流。放大前照片长和宽的比是6.4:4,放大后照片长和宽的比是9.6:6,两个比化简后都是8:5,它们的比值都是五分之八。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下面的等式:板书:6.4:4=9.6:6 (在6.4:4,9.6:6 之间用红笔写上?“=”)
比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比还能写成分数的形式,谁能把这个比例换一种形式写出来吗?)
???????6.4/4??=?9.6?/6???(板书)
(3).揭示比例的意义:(板书)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进一步感知比例
小组讨论:(出示问题)“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小组交流: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是9.6:6.4,放大后与放大前宽的比是6:4,把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3:2,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2。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相等,因此组成比例
?9.6:6.4=6:4或?9.6/6.4?=??6/4??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对比例的理解,进行判断,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
3.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
小结: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设计说明:本课时利用学生原有的比的知识,借助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比例的意义。教学例3,学生有可能写出与教材一致的长与宽的比,有可能写出与例1一样的长与长、宽与宽的比,所以在例3的设计中,根据根据本班学生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先借助放大的两幅图片数据,分别写出每一幅照片的长与宽的比,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主动探索,比较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比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能否组成比例。丰富对概念的感知。同时明确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来判断 。最后判断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进一步巩固对比例的认识。??】 (二).教学比与比例的联系
提问:请大家看黑板(指着左边)这是...(比)(指着右边)这是...(比例)比例与比有什么不同?
激趣: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项,这四项也有名字,它们分别叫什么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先自学。
【设计说明: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概念的教学时时重视它的内涵与外延,有意渗透后续知识,使所教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构成一个知识网络。】
三.巩固练习
谈话:你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了吗?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
完成“练一练”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再指明说说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做完练习后,一定要给学生叙述过程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
先判断四组数据的比值相等吗;如果相等,再从中选择两组数据组成一个比例。
3、完成练习六第3题(1、2)
出示:
上午
下午
320千米
240千米
4小时
3小时
?思考: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四、布置作业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