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草原就是我的家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第五课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音乐)第二册第五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歌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的热爱,通过对比教材的学习延申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古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通过教材的延伸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蒙古民族风情,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同时通过歌曲的演唱、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其对音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施教班级为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一年级学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掌握水平还较低,处在初级水平,有待于教师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帮助他们积累音乐经验。另一方面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嗓音自然、形体灵巧,适合采用歌、舞、图片、表演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了解蒙古民族风情、音乐、舞蹈。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并能感情的演唱。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随音乐作简单的即兴创编表演。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良好的乐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蒙古歌曲,学跳蒙古舞蹈,培养学生对草原及蒙古族的喜爱之情,增进民族团结。通过集体创编表演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
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我根据主题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的联想、想像。2.借助观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课件,让学生在模仿摔跤、挤奶、射箭、赛马等动作来体验民俗的同时,进行节奏练习,以及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3.在体验民俗、节奏练习及即兴创编时都采用本课歌曲做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感受、体验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风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5分)
二、 新授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0分)
1、欣赏歌表演,再次感受歌曲。(课件展示:歌词图片,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熟悉歌词。
3、用身体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
4、跟钢琴直接唱歌词,教师伴奏
5、教唱简谱两遍
6、教师唱简谱学生对歌词。
7、教师伴奏,学生唱歌词
8、直接跟钢琴完整的唱歌词,教师伴奏,穿插歌曲的处理。
9、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创编动作,最后放歌曲完整的表演唱。
10、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辽阔的大草原,在蓝天白云下,有成群的牛羊和骏马,这里的人们居住的是蒙古包,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奶酒、奶茶。同学们猜这是什么地方?(内蒙古大草原)出示课件。
2、师:出示地图(课件中国地图----找内蒙古的位置)这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请同学们再图上找一找内蒙古的位置,(红色线条圈起的区域),位于我国北部,全名内蒙古自治区。现在我们就坐上火车一起去那里看一看吧。
3、观赏课件,了解蒙古风情。
师:(课件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你看到这里有什么?
师:说得好,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吗?谁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也可以展示服装)
师: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课件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
3、创编,声音创编同时进行。
师:谁想来为大家表演摔跤、骑马、射箭的动作呢?
师:谁能为这些动作配上声音呢?
4、课件三幅画面,师选择不同画面,请学生作出相应的表演。
5、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刚才我们既了欣赏了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了解了他们的饮食和服饰也看了那达慕盛会的摔跤、骑马和射箭的表演,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请大家看看歌词中有没有生字和不懂得地方?(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还想再听吗?
师:不过这次老师是有要求的,请你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脚、拍肩等都可以,请欣赏!(播放歌曲)
。
师:在唱的时候,你认为那一句最难唱呢?(引导学生自己找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师:刚才大家唱得不错,请说说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是唱得强一些还是弱一些?
师:大家已经会唱歌词了,想不想和老师一样给他配上好看的舞蹈动作?
师:除了唱歌、舞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器伴奏。(放歌曲录音)
同学自由回答
学生观看地图
生:蓝天、白云、蒙古包。
生:自由说。
生:欣赏课件画面。
生:试着表演创编的动作。
生:创编声音并上台表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摔跤:嘿—嘿—,骑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
生:欣赏歌曲,初次感受音乐
生:想
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身体来伴奏。
生: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点)
唱歌
生:讨论问题后按自己的方法表现歌曲。 (教师伴奏,学生唱)
生:想。
生:乐器。(自选乐器并试着演奏。)
最后师生一起边唱边用打击乐
激发学生兴趣
给学生讲解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
创设情景是导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必须手段。
运用多媒体,创设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的联想、想像。2.借助观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课件,让学生在模仿摔跤、挤奶、射箭、赛马等动作来体验民俗的同时,进行节奏练习,以及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3.在体验民俗、节奏练习及即兴创编时都采用本课歌曲做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感受、体验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风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为一体。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蒙古风情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
课堂小结
2分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获呢?(学会了唱歌、舞蹈,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请大家再次表演唱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在集体歌表演中结束本课)。
布置作业
1分钟
背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本课,我比较满意。
整个教学以“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景为主线,层层推进,突出审美的愉悦性,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我感受最深刻是: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情绪随着教学的推进不断高涨,快乐地歌唱舞蹈,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通过“看——说——听——唱——演”的教学活动,一步一步加深对“蒙古族”的了解。特别是他们高歌的同时骑马挥鞭表演,仿佛是真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还情不自禁地在歌曲的间隙加上“驾”的衬词,恰倒好处地表现了蒙古族儿童骑上小红马奔驰草原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学生的这种热情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特别是加上衬词这一自发的集体创新行为,真是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让我感受到他们骑上小红马奔驰在大草原上的兴奋之情以及对大草原的热爱,他们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不知不觉中我也和他们一起尽情高歌舞蹈了。因此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应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创设最大的空间去感受、体验、想象、表现和创作,从而使他(她)们能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