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诗歌鉴赏
——《逢入京使》《晚春》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2.品味诗人自然质朴、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唐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简介
岑参(718-769),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太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亲人,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诗歌解析
入京使:回长安的使者。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凭:请求,烦劳。
传语:捎口信。
诗歌解析
离开长安好久了,回头望去,只觉长路漫漫,双袖都被沾湿了,而涔涔的泪水还没有干。骑着马在路途中与熟人相逢,没有纸笔(写信),烦劳您替我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吧。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虽然有点夸张,却是真情流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照应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他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家人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碰巧相逢又无纸笔,怎么办?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
主旨:真切而自然地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强烈情感。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因为他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
诗歌对比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
《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棱梦,凫雁满回塘。
乡愁诗
晚春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49岁)。他此时在官场上是处于不得志的时期,作者也是想借此诗来表达心中慨叹之情。
诗歌解析
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榆荚: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惟解:只知道。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漫天:遍布空中
作雪:装作雪,化作雪的模样。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
一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诗中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原本没有生命的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而“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但是他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加入了“百般红紫”的行列中,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
这里,“无才思”和“惟解”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这两句诗从另一角度思考,似乎是在启示读者,“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树木以生命的力量,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春天,启示人们抛开自我,应时创造。
诗歌主旨
谢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