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五章 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达标评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五章 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达标评测(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16 22: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本章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热固性高分子受热不会熔化,是因为( )
A.高分子链中存在着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B.存在着较多的分子间作用力
C.它的化学键特别牢固
D.网状结构的高分子链间有化学键相互交联
2.在某些塑料(如聚乙炔等)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们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些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之为“人造金属”。下列对“人造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取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强氧化剂或还原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
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所以有金属光泽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它们属于金属
3.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以下反应不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C.以苯和溴为原料生产溴苯
D.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4.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化学合成材料已走进我们寻常百姓家,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涤纶、电玉、真丝巾都是塑料
B.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C.由酚醛树脂制成的电木加工成的电源插座破损后可以进行热修补
D.尼龙、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5.下列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并不适合未来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是( )
A.使高分子材料具有“仿生”功能
B.使高分子材料向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功能的“功能材料”方向发展
C.使农用薄膜具有选择性透过农作物所需的特定光波的功能
D.使高分子材料越来越牢固,越来越难分解
6.下列各选项中,对相应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高分子材料 类型 功能
A 黏合剂 功能高分子材料 黏合作用
B 涂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保护作用
C 离子交换树脂 功能高分子材料 分离和提纯
D 聚乙烯醇 功能高分子材料 制人工心脏
7.下列关于合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CH?═CHCl
C.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D.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CH—CH═CH?
8.导电聚合物塑料能够像金属一样表现导电性能。以聚乙炔为例,要使其能够导电,必须用I?或Na等做掺杂处理,实验过程如下:。聚乙炔的碳链结构片段可表示为—CH═CH—CH═CH—CH═C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可导电的塑料是一种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B.掺杂后的聚乙炔之所以可导电,是因为它具有类似盐的结构
C.聚乙炔和碘的掺杂反应中.聚乙炔被还原
D.聚乙炔经掺杂反应后,分子内碳链结构未发生变化
9.工业上生产“的确良”常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作原料,聚合
反应方程式为nHOCH?CH?OH+nHOOCCOOH+(2n-1)H?O,若合成时消耗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对苯二甲酸多5%。,上述聚合物的n为( )
A.100
B.200
C.300
D.400
10. 维通橡胶是一种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为,合成它的单体的名称为( )
A.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B.l,l-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C.1-三氟甲基-1,3-丁二烯
D.全氟异戊二烯
11.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单体是丙烯腈,它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备:
方法一:CaCO?→Ca0CaC?CH≡CHCH?=CH—CN
方法二:CH?═CH—CH?+NH?+CH?=CH—CN+3H?0
对以上两种途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方法二比方法一反应步骤少,能源消耗低,成本低
②方法二比方法一原料丰富,工艺简单
③方法二比方法一降低了有毒气体的使用量,减少了污染
④方法二需要的反应温度高,耗能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由于吸水性、透气性较好,高分子化合物“维纶”常用于生产内衣、桌布、窗帘等,其结构简式为,它是由聚乙烯醇()与另一单体经缩合反应得到的。若已知缩合过程中有H?0生成,则与聚乙烯醇缩合的单体可能是( )
A.CH?0H
B.HOCH?CH?0H
C.HCHO
D.HCOOH
13.聚碳酸酯透明塑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型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碳酸基团,下面是聚碳酸酯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聚碳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单体是苯的同系物
B.由单体合成聚碳酸酯属于加聚反应
C.该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4.以下聚合反应方程式,书写规范、正确的是(反应条件略)( )A.
B.
C.
D.
15.脲醛塑料(UF),俗称“电玉”,可制得多种制品,如日用品、电器元件等,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脲醛塑料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成脲醛塑料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尿素与氰酸铵(NH?CNO)互为同系物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若脲醛塑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则平均聚合度为111
16.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简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反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 l mol M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n mol NaOH
D.A、B、C各1 mol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二、非选择题
17.(11分)有三种高分子材料,结构单元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高分子结构,能够作为高吸水性树脂的是______,其可能的理由是______;可作为弹性橡胶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有关上述高分子材料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高分子③的单体有4种
B.高分子①焚烧后产生的废气毒性最小
C.都能作为食品包装材料
D.它们的废弃物都能回收利用
18.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性能优异,其功能与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

(1)A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易老化,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B的单体是苯酚和______,这两种单体在碱催化下,可得到网状高分子化合物,俗称电木,电木是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3)C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D是合成纤维中目前产量第一的聚酯纤维——涤纶的化学成分,可由两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这两种单体是_________。
19.以乙炔为主要原料可合成聚氯乙烯等,其制备过程如下:

(1)试写出B和C的结构简式.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和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聚丙烯腈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 500,则n=________。
(4)三分子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环状分子,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
20.以1,3-丁二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制备化工产品G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写出E中含氧官能团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写出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3)写出③的反应条件:____________。
(4)已知。K是合成涤纶的重要原料之一,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H→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的有____________种。



本章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D热固性高分子通常具有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高分子中,高分子链间通过化学键产生了交联,加热不会使这些化学键断裂,因此,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受热时不会熔化。
2.B“人造金属”与普通金属的制取方法和原料均不相同,前者是在某些塑料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制取的,后者是用还原金属化合物等方法制取的。此外,“人造金属”尽管有金属的一般特性,但它仍属于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
3.C“原子经济性”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4.B涤纶是合成纤维,真丝巾的主要成分是蚕丝,蚕丝属于蛋白质,A项错误:聚乙烯是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的塑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封口,B项正确;电木是热固性高分子材料,由电木制成的插座破损后不能进行热修补,C项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尼龙属于合成纤维.D项错误。
5.D未来的高分子材料应越来越易降解,避免造成环境问题。
6.C黏合剂和涂料均属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A、B错误;离子交换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硬水软化、海水淡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分离提纯,C正确;聚乙烯醇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功能,可以用于制作“尿不湿”等,但不能用于制作人工心脏,能用于制作人工心脏的材料主要有硅橡胶、聚氨酯橡胶等,D错误。
7.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A正确;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CHCl,可制成薄膜、软管等,故B正确;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与甲醛,故C错误;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CH—CH═CH?,故D正确。
8.D这种塑料属于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A项错误;掺杂后的聚乙炔之所以可导电,是因为分子间出现空穴或增加了自由电子,B项错误:聚乙炔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C项错误;反应中只是有电子发生转移,并未改变碳链结构.D项正确。
9.B“的确良”的高分子链节中,乙二醇的成分与对苯二甲酸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现消耗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对苯二甲酸多5‰,是由于“的确良”高分子链的两端都是羟基,即形成一个链节数为n的高分子时,消耗的乙二醇比对苯二甲酸多一个分子。由=5‰,得n=200。
10.B分析链节主链的结构可以看出,维通橡胶应是两种单体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链节主链上没有双键,其单体分子中应各含一个双键,从链节主链中间断开,两个碳原子间分别恢复双键,得出两种单体分别为CH?═CF?(1,1-二氟乙烯)和CF?═CFCF?(全氟丙烯)。
11.A分析方法一、方法二,可知方法一步骤多、能源消耗大(CaCO?CaO)、污染大(HCN有剧毒),结合“绿色化学”合成原则,方法二更科学合理。
12.C维纶的一个链节是由聚乙烯醇()的两个链节与另一个单体缩合形成的,再结合“缩合过程中有H?0生成”则可确定另一单体可能为HCHO。
13.D由题知聚碳酸酯主链中含有氧元素,其单体应为烃的衍生物,A、B错误;酯一般难溶于水,C错误;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D正确。
14.C ,故B错误,环状化合物发生加聚反应:,故C正确;,故D错误。
15.C根据题给信息,合成电玉的反应除有高分子生成外,还有小分子水生成,所以合成脲醛塑料的反应为缩聚反应,A项错误;尿素的分子式为CH?N?0,与氰酸铵(NH?CNO)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中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脲醛塑料的链节为—NHCONHCH?—,该链节的相对质量为72,著脲醛塑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平均聚合度为≈139,D项错误。
16.D 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产物A为,B为,C为HOCH?CH?OH由M和A的结构简式可知二者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A正确;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B正确;1 mol M的单体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则1 mol M最多可消耗2n mol NaOH,C正确;M与A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 mol A最多可消耗n mol金属钠,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①结构单元中含有—COONa ② 高分子链间含有二硫键(—S—S—)(2) BD
解析(1)—COONa为亲水基,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有较强的吸水性.故高分子化合物①可作为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②中含有二硫键,经硫化处理的橡胶弹性增强,抗老和防腐能力都显著提升,故化合物②可作为弹性橡胶。(2)高分子③为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由单体CH?═CH—CN、CH?═CH—CH═CH?、加聚生成;高分子②、③焚烧后会产生SO?、NO?等有毒气体;②中的S、③中的—CN均对人体有害,都不能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好办法。
18.答案(1)碳碳双键
(2) HCHO(或甲醛) 热固性
(3)
(4)和HOCH?CH?OH
解析(1)A中含有碳碳双键。
(2)B为酚醛树脂,它的单体为苯酚和甲醛,在碱催化下可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热固性塑料。
(3)C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0H和,中含有—COONa,具有吸水性。
(4)由D的结构简式知其是由缩聚反应制得的,单体为和HOCH?CH?0H。
19.答案 (1) CH?═CH—CN CH?═CH—C≡CH
(2) CH≡CH+HCN→CH?═CH—CN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3)500
(4)
解析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CH—CN( B);由反应
⑦可知D应为2-氯-1,3-丁二烯(),C为二
分子乙炔的加成产物,其结构简式为CH?═CH—C≡CH;由D制备
氯丁橡胶的反应为加聚反应;聚丙烯腈的一个链节的相对质量为
53,故n==500;由原子守恒可知,当三分子乙炔聚合为环状
分子时,其分子式为C?H?,故该物质为苯。
20.答案(1)—COOH (2)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3) NaOH醇溶液,加热
(4)①

(5)16
解析 对比原料,1,3-丁二烯(CH?═CH—CH═CH?)与的结构可知,1,3-丁二烯可与卤素单质(如Cl?或Br?)先发生1,4-加成,然后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为保护碳碳双键,防止其被氧化,反应②中
与HC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
), B 经 氧 化 生 成 C()后,C再通过消去反应脱去HCI,还原成碳碳双键,酸化后得到E(HOOC—CH═CH—COOH);对二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经水解生成F,E与F发生缩聚反应生成G。
(1)根据上述分析,E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结构简式为—COOH。
(2)反应①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反应③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
(4) H→J是醛的氧化,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E+F→C是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的缩聚反应。
(5)该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可以是1个—CH?Cl、1个—CH?和1个—Cl,有10种结构;也可以是2个—Cl和1个—CH?CH?,有6种结构,共有16种同分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