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一次抗日英雄事迹报告会

文档属性

名称 举行一次抗日英雄事迹报告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1 11: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张PPT)
样题细研
Grimton曾观察到:饥饿的原生动物的粗面内质网减少,或几乎完全消失,高尔基体的形成停止,由于这些细胞于实验期间还继续形成分泌小泡,所以每一个高尔基体的囊的数目减少了,但当给动物重新喂食后,形成了新的粗面内质网,同时产生新的高尔基体,囊的能力也恢复了。高尔基体的构建和数目变化为什么与内质网一致呢?
(1)你的假设: 。
(2)实验设计与实施:
①先用含有14C的亮氨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营养液培养饥饿的原生动物,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原生动物生物膜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结果如下:内质网(2min)、高尔基体(15 min)、细胞膜(42 min)。
②用含有14C的甘油(合成脂质的原料)营养液培养饥饿
的原生动物,请预测你的观察结果:

(3)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结论是

(4)本实验除了验证你的假设及得出的结论外,对细胞
膜的成分你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 本实验是根据Crimton曾观察到的现象及产生的疑问,要求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需认真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步骤。
答案 (1)高尔基体膜是由内质网膜转化而来的
(2)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正确 高尔基体膜确实是由内质网膜转化而来的
(4)细胞膜至少应含有蛋白质和脂质
规律总结
1.同位素标记实验手段的用途:用于检测追踪放射性物质
的转移路径。
2.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该技术的知识点
①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
②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③光合作用中追踪某元素的转移去向,如H218O、14CO2
等;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
白质,32P标记DNA分子;
⑤标记氮肥中的氮,追踪氮在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转移
途径。
变式训练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于前期末解体,到末期又重新形成。对于新形成的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亲代细胞核膜解体后的碎片参加子代细胞核膜的重建;另一种认为是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的。请你以变形虫为实验模型,运用核移植技术和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予以验证。实验设计思路:
(1)实验步骤
①将变形虫放入含3H标记的胆碱介质中进行培养,使
标记前体掺入到膜脂的磷脂酰胆碱中,这样变形虫的细
胞膜和核膜均被标记。
② 。
③ 。
(2)检测结果及其结论

答案 (1)②取出被标记的变形虫的核,把标记的核移植到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并培养一段时间 ③检测接受移植的变形虫经有丝分裂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的核膜是否带有放射性(只要叙述清楚,其他合理步骤亦可)
(2)①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的核膜均带有放射性标记,表明亲代核膜参加了子代核膜的重建。②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的核膜均无放射性,表明亲代核膜没有参加子代核膜的重建
返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