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导入新课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新年伊始的号召热情洋溢,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你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吗?第4课
新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的背景、任务和成就、意义。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背景、标志;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性质、意义。
重点:一五计划。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主学习(认真看书,思考问题,在文中做好标注。)1. 一五计划提出的背景、时间、目的、基本任务?
2.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3.第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地点、通过的文件、意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内容?性质?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经济基础差工业落后农业国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国内: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国际:
(1)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2)受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影响。时间:
1953—1957年底
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基本任务: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阅读材料,回答: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一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1. 重工业十分薄弱,要缩小与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 材料二 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武力 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2.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只有发展重工业,国防才能强大。(1)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鞍钢场景建设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②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成就:二铁:三公路:四工业: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7年)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鞍山……,长春……,
沈阳….和……建设成就(1)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鞍钢场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2)交通成就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沿海基地西北基地:
新藏、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3)工业基地的形成华北基地成就:二铁:三公路:四工业: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7年)建成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鞍山……,长春……,
沈阳….和……归纳:一五计划的成就: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结果与意义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圆满完成,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勤劳奋斗的结果,也和当时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十三五”规划(2016 ~ 2020年)二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 :1954年9月地点 :北京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国务院总理②选举国家领导人:③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时间:
地点:
文件:
意义: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小结:第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地点、通过的文件、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个五
年计划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确立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召开文件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