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7 08: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 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取经的史实。
2. 理解唐朝中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3. 通过鉴真6次东渡,玄奘10多年西游的史实,感悟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唐朝中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学习目标1.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由留学生和留学僧等组成。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明 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开元五年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及第,在唐中央任职。爱好诗文,与大诗人王维、李白等交好。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滞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岁客死长安。阿倍仲麻吕望乡诗
晁 衡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皎月圆。 哭晁衡诗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斗茶 茶道 唐装 和服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日本文字中国汉字日本端午节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货币生活用具时间:
经过:
目的:
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2.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日本,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2.鉴真东渡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干扰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第六次,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鉴真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鉴真大师为日本佛教做出了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的巨大贡献……还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特别是后者,形成了日本雕塑史上重要的‘唐招提寺派’……在传播汉语言文学乃至书法方面,鉴真大师用唐音说法,这对日语中始终保存唐音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对日本医药学也有重大贡献……
——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教授在扬州论坛的演讲1.传授佛经。
2.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鉴真带去大量的书籍文物
鉴真带去了大量的药方,
用鼻嗅的方法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奉为日本药商界的始祖
鉴真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鉴真东渡的影响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先进大唐,泽被邻国——新罗篇”友好交往的表现
(1)经济: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____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政治: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_选拔官吏。
(3)文化: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_______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音乐新罗科举制新罗雅乐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三.玄奘西行玄 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那烂陀寺玄奘西行需要面对的困难有哪些?所经过地区的地形复杂,既有高耸入云的山峦,也有渺无人烟的浩瀚沙漠;
气候变化莫测,时而赤日炎炎,时而雨雹交加,这些因素,更加重了玄奘西行的困难。
语言不通和与所经过地区之人的语言障碍、沟通不畅、经过不毛之地的饮食问题。
…  645年,玄奘携大量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大唐西域记》??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探究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谈谈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僧
人僧
人唐


时唐


时扬州—日本长安—天竺结
伴独
行弘扬佛法,传播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留传《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做事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完备先进),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当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根据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政治、经济)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政策)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交通)英国唐人街日本唐人街美国唐人街依据图片材料,说明当今为什么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
往西方往东方课堂小结1. 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达标训练3.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2.“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