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7 08: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1、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通过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认知提示:知道唐朝开明的政策和统治者博大的胸怀与盛唐气象之间的关系。
解读: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繁盛,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同时,唐朝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唐朝对外交流的广泛,使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体现了盛世唐朝的繁华
景象,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 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 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知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 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经济的繁荣(2)民族交往与融合
2、教学难点:民族交往与融合
四、教学方法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提倡预习,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教师启发。
五、课时:一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准备:课件,教案,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同学们好,我们提前预习了第3课盛唐气象,看这么几个关键词,来回答问题。
(1)盛唐气象表现在哪些方面?(2)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3)唐朝与哪些少数民族关系密切?(4)唐朝著名诗人有谁?谈一谈他们各自的风格?
2、导入新课: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唐朝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么疑问,走近盛唐,学习第3课盛唐气象。
2、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是什么?出示课件展示。(1)经济的繁荣(2)民族交往与融合(3)开放的社会风气(4)多彩的文学艺术,其中,重点内容是1和2,难点是2.
3、我们齐读一下学习目标,了解本课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课件展示,齐读。
4、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四个子目,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
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的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大大提高;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品日益增多,交换频繁,水陆交通发达,以长安为代表的都市兴盛,商人势力增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并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对归附的少数民族实行较为宽厚的羁縻政策,还通过联姻保持唐宗室与各族上层分子密切的政治联系,注意保障内地与少数民族区域交通的通畅,鼓励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唐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辽阔的疆域,清明的安定社会,繁荣的经济,开明的文化政策,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对外交流的广泛使唐代社会风气呈现出开放与兼容并包的特点,社会生活异彩纷呈。胡汉文化的交融,使得盛唐人颇富胡风,胡食,胡装在唐代广为流传;佛学,历法,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及马球运动等域外文化俑人,为唐人社会生活增添万千风采,使得唐朝文学艺术更加繁荣和丰富多彩。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进行学习与探究。
5、课件展示,第一项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


谁来读一下农业方面的内容,找学生读。小结:农业方面,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筒车),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等方面,使得农业经济繁荣发展。

接着课件展示曲辕犁,并介绍它的结构及先进性。(可让学生发挥),再展示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画中表现了一个农民在田间头戴斗笠,一手扶犁,另一手扬鞭赶牛,抓紧耕作; 还有一个农民在飞快地运送收割的谷物。山坡下有一伙人在吃农妇送来的饭食。描绘了农家辛勤劳作的场景。生动简练地把大雨即将来临时,农夫急忙抢种抢收的情景描绘了出来。精神抖擞的耕牛,担禾奔忙的农民,以及农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殷切期望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在壁画中。

再简要介绍一下筒车。并回答:答: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让学生发挥回答)
6、经济繁荣的第二个表现,手工业的发展。课件展示

先找学生读一下手工业发展的概况,出示所盖住的内容。小结:手工业发展,具体表现在:纺织、陶瓷、造船、矿冶业、造纸业等方面。课件展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唐三彩骑驼舞俑等,说明陶瓷业高超技术。并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生产水平的了解。
7、课件展示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开元通宝钱,都市的繁荣,是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接着展示课本13页相关史事,围绕城市规划布局、宫殿览胜、商铺购物、风俗采撷等进行长安一日游,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城长安的繁华景象。并要强调明确,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8、我们再学习第二个问题:民族交往与交融。同学们看课本14至15页,了解一下这一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来讲的。学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参考:民族交往与交融,从唐朝击败东、西突厥,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以及渤海国、回纥、南诏、吐蕃和唐朝关系密切展开叙述的。】
提问:这一段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往、交流一交融的黄金时期呢?分组探究回答,意思相似即可。【参考:一是唐代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对各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二是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另外,文成公主入藏,找几位学生根据这两幅图片,演历史剧《文成公主》。围绕唐太宗接见求婚使者、文成公主携带多种器物入藏、吐蕃派贵族子北来内地学习等情节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及其对吐蕃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通过阅读课本第15页,相关史事,进一步强调: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书同文,车同轨,和同为一家,共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9、开放的社会风气是盛唐气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社会风气的开放与兼容并包来讲。课件展示图片,唐朝女子骑马、弈棋、吹排箫讲开去,问:在封建社会里,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组探究,然后各抒己见。让学生感受与体会唐朝的开放性,包容性。强调:唐代强盛的国力、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为开放与包容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0、多彩的文学艺术:课件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著名诗人的画像。问:同学们认识这三位人物吗?学生回答,然后,问:在唐朝,除了唐诗有名,还有那些艺术风采呢?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石窟、雕塑等方面。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唐代文学艺术的多彩性。
课后活动P7:指导学生完成

1、答: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答:(1)“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2)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 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3、答:这是一道开放题,既可列举教材中写到的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 车等科技成就,也可以列举从其他渠道查到的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如雕版印刷术的发 明、火药的发明、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等。

九、知识总结:总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十、基础知识归纳: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
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2、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1)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唐朝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其渤海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3)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4)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社会风气特点: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2、表现:
①当时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②人们衣食住行多受西北少数民族风俗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
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 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3、画家: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人物画)和吴道子(宗教画)被称为画圣。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十一、板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
1、经济的繁荣
1、农业发展
(1)垦田面积扩大
(2)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3)水利工程兴修
2、手工业发展
丝织业、陶瓷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3、商业繁荣,繁华的唐都长安
2、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朝击败东、西突厥
2、民族交融发展
(1)天可汗
(2)杂居,通婚
(3)渤海国、回纥、南诏等与唐联系密切
3、唐蕃和亲与汉藏的交融
3、开放的社会风气
1、开放的社会风所
2、兼容并包地吸收异域文化
4、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的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
2、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发展
12、达标测试
1、杜甫《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这一景象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灌溉工具产生于
A、东汉B、三国C、隋D、唐
3、下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唐玄宗没有关系的是A、重用贤人,励精图治B、重视地方吏治C、考核县令的政绩D、合并州县
4、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材料介绍的家具最早出现于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
5、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A、骨器B、翻车C、耦犁D、曲辕犁
6、下列关于唐朝人们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茶之风盛行B、农业生产使用曲辕犁和筒车C、在越窑可以买到上好的白瓷D、长安城的居民可以住在坊内
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开元盛世②贞观遗风③贞观之治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进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材料分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答:杜甫,唐玄宗。
(2)诗中描写了唐朝的什么景象?这一景象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答:人口多,粮食充足,繁荣富庶。开元盛世。
(3)从诗中可以看出,唐朝进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哪些?
答:水稻,栗。


十三、布置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