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河中石兽 课件+教案+作业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河中石兽 课件+教案+作业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7 13:11:07

内容文字预览

24 《河中石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文中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个推断过于绝对。你的看法呢?请与同学讨论。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个推断只适用于本文,并不适用于所有落入河中的石头。因为判断河中失石的位置,应该综合考察多方面的联系,如物体的质量、地面的质地、流水的冲击力以及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积累拓展
三、背诵这篇课文。
点拨:可以结合人物的出场顺序和语言特点进行记忆背诵。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参考答案:1.经过,经历 2.终了,最后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五、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湮没无闻)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一老河兵闻之……
参考答案:1.追根究底;研精究微。  2.不宁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3.闻风丧胆;闻鸡起舞;闻过则喜;闻所未闻。
课件33张PPT。24 河中石兽
课题
河中石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它们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
2.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2.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而作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作者简介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奇闻逸事、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读准字音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阅十余岁(古义:动词,经历,过了今义:阅读)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词, 是)
但知其一(古义:只 今义 :表转折,但是、却)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通假字
不亦颠乎 (“颠”通“癫”,疯狂。)
新课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重点理解的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参考译文:
1.经过十多年,僧侣募款重新修整(佛寺的外门)。在河水中寻找两尊石兽,最后没有找着。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冲到下游去呢?
3.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松软而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倒在坑洞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按故事的发展变化,课文可分四层:
第一层(1):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2):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3):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4):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再读课文,文本探究 】
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冲到石头陷进去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2.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提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略谈体会即可。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 ”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写一则故事,说明一种道理,2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课在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短文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素材积累:
纪昀轶闻
纪昀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纂官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地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乾隆帝拈须笑悦。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
课件32张PPT。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实践出真知24 河中石兽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重点)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文学家、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有文言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等。河干( ) 圮于河( ) 棹( )
曳( ) 湮于沙上( ) 啮沙( )
坎穴( ) 溯流( ) 臆断( )
铁钯( ) 木杮( ) 欤( )ɡānpǐzhàoyèyānnièkǎnsùyìpáfèiyú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
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地名,今属河北。接近,靠近。倒塌。河岸。经过,经历。年。一起。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终了,最后。划(船)。拖。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寻找。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
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设馆教书。你们这些人。研究、探求。事物的道理、规律。这。削下来的木片。埋没。颠倒,错乱。凶猛的河水。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
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
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巡河、护河的士兵。落入河中的石头。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坑洞。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不停止。于是。逆流。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只。主观地判断。古今异义渐沉渐深耳( )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听觉器官,耳朵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是非木杮( )
盖石性坚重( )
但知其一( )古义:代词,这 今义:动词,表判断古义:连词,大概因为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一词多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啮沙为坎穴( )
以为顺流下矣( )介词,被动词,成为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闻之笑曰( )
其反激之力( )代词,这件事助词,的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译为“被”)文言句式倒装句:
求二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省略句:
果得于数里外(“得”后面省略了宾语“石兽”)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设帐”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2.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概括各层大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僧僧顺流而下讲学家原地沙下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失败原地水中不可得无迹3.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怎样寻找石兽的?水冲物石重沙松实际经验主观想法4.在寻找石兽这件事上,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僧、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内容上,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在结构上,由事入理,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5.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人;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人;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的人。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实践出真知。要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不可主观臆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向老河兵学习,要用我们的双眼,用我们的头脑,用科学的精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应该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
作者吸取了先秦记事散文的优点,叙述精练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例如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2.波澜迭起,层层铺垫。
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揭晓,使故事曲折变化,引人入胜。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不在于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在于引出深层思考,由这一个故事推及天下事,得出深刻哲理。河中石兽寺僧实践出真知→求之下游→无迹讲学家→求之地中→失败老河兵→求之上游→成功 这篇文言笔记小说,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说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学兵法,谈起用兵之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因此和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长平之战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都置之不理。于是秦军就到处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排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认为自己很会打仗,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他只知道根据兵书谈策略,却不知变通,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射死。
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