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589
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581
隋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1、个人才能:勤勉治国,锐意革新。
2、改革措施: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
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建立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杨坚)
使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取得“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的统治使隋朝走向“极盛”,也使隋朝走向灭亡。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阅读教材第4页
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2、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的暴政
修运河、下江南
营建东都洛阳
攻打高丽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隋炀帝本人
二、开通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
目的
人物
时间
意义
隋炀帝(杨广)
605年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胡诗与宗诗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
不同时代的诗人对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不同时代的诗人对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李诗却对大运河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皮诗充分肯定了大运河的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
设立,标志着科举制
的产生。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科举制的影响
弊端: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了极端,成为摧残人才和统治者培养忠实奴仆的工具,阻碍了知识分子的思潮的发展
从西周到隋朝实行过哪些选拔、任用官员的制度?与其他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有西周的分封形成的世卿世禄制,秦朝实行的“军功爵制”,两汉的推荐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隋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
优越性:分科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向考试为主,体现了公平、公开、竞争的原则;不再唯门第、财产,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统一。
隋
朝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皇之治(隋文帝)
大运河的开凿——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二世而亡:隋文帝、隋炀帝
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繁盛
一时
共37年
581—618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朝与秦朝有何相似之处?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存在时间短暂;
统治者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重大政治制度创立(秦:中央集权制度;
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重大工程建设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
1、建立背景:
2、政权特点:
3、存在时间:
4、灭亡原因:
5、制度创新:
6、工程建设:
隋朝二世而亡,秦朝也是二世而亡给我们什么共同启示?
启示
1、为后世大一统王朝奠定基础(各项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设计)
2、为后世王朝的治理提供了经验教训
3、告诫统治者勤政爱民、轻徭薄赋、爱惜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