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3-1 1.1认识电场 达标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3-1 1.1认识电场 达标作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7 06: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认识电场
达标作业(解析版)
1.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异种电荷的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荷量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是
A. B.
C. D.
2.带电微粒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3.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计上两个电键,当带正电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
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
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
4.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D.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5.如图所示使物体A、B带电的实验为( )
A.摩擦起电 B.传导起电 C.感应起电 D.以上都不对
6.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元电荷就是自由电荷的简称
7.关于电荷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何值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为正值
C.物体带电荷量为,这是因为得到了个电子
D.物体带电量的最小值是
8.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不带电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发现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
B.此时?A?和?B??都带负电荷
C.A?和?B?分开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
D.先移去?C,再把?A?和?B?分开,A,B?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
9.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
B.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
C.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时,失去了部分电子
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
10.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B.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1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直角坐标系xOy,原点O是矩形区ABCD对角线交点,AD平行于x轴,A点坐标为,矩形区ABCD内有一平行于xOy平面的匀强电场E0, 现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相同小球,从O点以3mgL的初动能沿各个方向抛出,小球从矩形边界的不同位置射出,其中经过B点的小球的动能为初动能的,经过E点(BC中点)的小球的动能等于初动能,重力加速度为g。
(1)取电场中O点的电势为零,求B点的电势B和匀强电场 的大小;
(2)求带电小球经过矩形边界最大动能是多少?并求出有最大动能的位置坐标。
12.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A点的电场强度E=1.0×104N/C.将电荷量q=+1.0×10﹣8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
(1)求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的方向.
13.如图所示,大球A原来的电荷量为Q,小球B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触,达到静电平衡时,小球获得的电荷量为q;现给A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为Q,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则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为___________。
14.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会从一个_____转移到另一个_____,或者从物体的_______转移到________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两电荷异性,设一个球的带电量为Q,则另一个球的带电量为5Q,此时:
接触后再分开,带电量各为2Q,则两球的库仑力大小为:
ACD.由上计算可知,ACD错误;
B.由上计算可知,B正确。
2.B
【解析】
【详解】
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我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A.是1.6×10-19C的2倍,故A可能,不符合题意。
B.-6.4×10-20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1.6×10-18C是1.6×10-19C的10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4.0×10-17C是1.6×10-19C的250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详解】
K1、K2闭合前,由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守恒定律,a、b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当闭合任何一个电键以后,整个导体与大地连接都是电子从大地被吸引过来,故C正确.
4.C
【解析】
【详解】
A.任何物体内部总有正负电荷,不带电是因为它呈现了电中性,故A错误;
B.物体带电可能是有多余的电了或失去电子,故B错误;
C.物体带电是因为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故带电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故C正确;
D.电荷是不能被创生的,故D错误。
5.C
【解析】
【详解】
当带电的球靠近Ab时,由于静电的感应,会使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当把AB分开之后,A就带了负电,B就带了正电,所以本实验为使物体感应起电,所以C正确.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B. 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量,元电荷是与电子的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但不是电子,故A错误,B正确;
C. 元电荷是与质子的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但不是质子,故C错误;
D. 自由电荷通常指存在于物质内部,在外电场作用下能作定向运动的电荷,元电荷不是自由电荷的简称,故D错误。
7.C
【解析】
【详解】
A.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电荷量的整数倍,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正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负值,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元电荷,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为,这是得到了个电子,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其值为,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8.C
【解析】
【详解】
AB、导体A、B接触,开始不带电,把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导体A,由于静电感应,则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两端金属箔片都张开,故A、B错误;
C、分开A、B后移去?C,导体A、B中的电荷不能发生中和,所以导体A带负电,B带正电,A,B?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故C正确;
D、移走物体C,导体A、B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再分开A和?B,A、B又不带电,A、B上的金属箔闭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当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导体A时,导体A、B由于接触,则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则A端带负电,B端失去电子带正电,若先移走物体C,导体A、B中的电荷将发生中和,若先分开A、B,则导体A、B中的电荷不能发生中和。
9.B
【解析】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所以A错误,B正确.
C、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总的电荷量并没有改变,所以C错误.
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但电荷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整体不显示电性而已,所以D错误.
10.A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传导带电.这三种方式都没有产生电荷,A错误;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B正确;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C正确;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D正确.
11.(1) φB=, (2) ;P点坐标为()
【解析】
【详解】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设BC平面为重力势能零势面由O到B:
Ek0+qφB=mgL+Ek0
求得qφB= 2mgL ,
由O到E:
Ek0+qφE=mgL+Ek0
求得 qφE =mgL,
则:
φB= ,φE=
匀强电场中,沿同一直线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则:φC=0 ,AOC为零势面,过O做AOC垂线,即为电场线。电场强度与等势线AC垂直,由几何关系:电场线与y轴夹角为
根据电势差与场强关系:

解得:。
(3)用正交分解求出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
Fx=E0qsin30°=mg
Fy=mg-E0qcos30°=0
合力F=mg 方向沿x轴负方向。合力对小球做功越多动能越大,则DC边射出的带电小球动能最大,根据动能定理:
F·OP=Ekm-Ek0
最大动能Ekm=
P点坐标为()。
答:(1) φB=, (2) ;P点坐标为()
12.(1)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是1.0×10﹣4N;
(2)如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可求得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由题意可知,该电荷带正电,则所受力的方向即为该点场强的方向.
解:
(1)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F=qE=1.0×10﹣8×1.0×104N=1.0×10﹣4N
(2)正电荷在电场中 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所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答:
(1)该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是1.0×10﹣4N;
(2)如图所示.
13. ;
【解析】
【分析】
第一次接触后小球带q,那大球还剩下(Q-q),则两球电荷是按q:(Q-q)的比例分配的,所谓小球可获得的最大电量,就是“小球电量达到多少时,再拿带电为Q的大球接触小球,二者就没有电子转移了”,q:(Q-q)这个比例就是两球之间可以到电子平衡,也就是没有电子转移的比例;
【详解】
第一次接触后小球带q,那大球还剩下(Q-q),则两球电荷是按q:(Q-q)的比例分配的,现给A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为Q
设此时小球可能获得的最大电量为,则:
解得:。
【点睛】
该题的难点要掌握:导体的性质决定的二者间电荷比,第一次接触后的电荷比值,就是电场平衡时两者电荷的比值。
14.物体物体一部分另一部分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就可以直接作出解答;
【详解】
电荷守恒定律内容为: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点睛】
本题是基础的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对电荷守恒定律的掌握的情况,平时学习时注意加强积累记忆。